不妨查查白马股闪崩背后的先知先觉者
最近一个时期,白马股闪崩成了A股市场的一道风景。一批白马股相继加入闪崩的行业,用市场调侃的说法就是“一天杀一只白马股”。
白马股的闪崩令人关注。不过,在白马股闪崩的背后,同样有一个现象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那就是市场中的先知先觉者现象。如贝因美,虽然在“多胎”政策的舆论刺激下,从4月15日开始走出了三连板的大幅上涨走势,但在此前的4月12日,该股也加入到了闪崩的行列,当天该股大跌9.86%。然而,贝因美业绩变脸公告是在4月12日晚才发布的,其2020年业绩由预盈超5000万变成巨亏逾3亿。这就意味着在贝因美变脸公告发布前,就有先知先觉者从贝因美股票上跑路了。为此有投资者甚至向深交所进行了举报。
而类似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了“体检第一股”美年健康的身上。4月12日晚间,美年健康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宣布一季度业绩亏损3.8亿至4.3亿元。而在此之前,美年健康的股价就已经出现了6连跌的走势,尤其是4月6日、7日,美年健康的股价跌停。这也意味着美年健康股票的投资者中同样有先知先觉者。
先知先觉是一种奇异功能,有这种奇异功能的人当然是一种人才,从国家来说,需要重点保护并加以利用,以便为国家服务。至于股市里是否有这种先知先觉者,这是需要打上问号的。一来,把先知先觉这种奇异功能用在股市上,这未免是大材小用了。二来,股市中的所谓先知先觉者实际上大都有违法违规的嫌疑。比如,上市公司层面的内部信息泄漏,或者涉及到投资者的内幕交易行为等。实际上,就股市里的先知先觉者来说,涉及到的违法违规嫌疑应该更大一些。
也正因如此,对于市场上的先知先觉者,监管部门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查。毕竟这种先知先觉行为对于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这有违公平原则,甚至破坏了正常的交易秩序。先知先觉者能够提前知晓上市公司的内部消息,这就相当于把底牌掌在了自己的手上,这也意味着将自己置于不败的境地。面对这样的先知先觉者,其他投资者根本就没法玩下去了,其他投资者除了追随先知先觉者的步伐之外,就只有亏损一条路了。这对于其他投资者来说,当然是有违“三公”原则的。
而更重要的是,股市里的先知先觉者更多都涉及到上市公司信息泄露或内幕交易行为,这有违法违规的嫌疑。而一旦罪名成立,则需要依法予以处罚。比如涉及内幕交易的,不仅要没收违法所得,同时还要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并且根据《刑法》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因此,对于市场上的先知先觉行为,绝对不能纵容,构成违法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因此,对于市场上的先知先觉者,确有查一查的必要。
当然,如果真的是查出股市里的某些先知先觉者确实是具有奇异功能的人,那么也可以将这种拥有奇异功能的人推荐给国家有关部门,让其为国家服务,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大贡献。所以,对于股市里的先知先觉者,都有必要查一查。更何况股市中的先知先觉者其违法违规的可能性更大,从加强股市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角度来说,也不能让这种先知先觉者逍遥于法外。这也是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打击内幕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种需要。
因此,对于当下的A股市场来说,出现白马股闪崩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或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但在白马股闪崩的背后所闪动的那些先知先觉者,他们的出现则是不正常的,是值得市场高度重视的,也是值得监管者去查一查的。相信监管者对先知先觉者的每一次检查都会别有洞天,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 全球最大核动力集装箱船来了!这家央企船厂发布全球最大核动力箱船,15-20年更换一次“电池”
- 迈入“人造太阳”时代 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
- AMD涨近10%、谷歌涨超5%!美股再掀AI狂潮,多模态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 51个转基因品种获审定通过 种业龙头为产业化主力
- 谷歌Gemini多模态技术望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 产业链公司受关注
- 小米新车上市临近,门店展车摆放确认中,产业链“摩拳擦掌”
- 首届OpenHarmony人才生态大会将开,华为等多公司支持,合作伙伴有这些
- 政策市场双重推动,充电桩布局加速,关注多元场景和新技术下带来的投资机会
- 多国禽流感疫情告急 重视动保板块机会
- 亚马逊大幅削减廉价服装卖家费用 相关企业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