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让超龄农民工老有所依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告别工地,不等于告别工作。建筑业清退令别“一清了之”,还要做好后续保障,让超龄农民工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这些年,总被年轻人挂在嘴边的“年龄焦虑”,有了更残酷的呈现方式。近期,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面临转型。一些农民工表示理解,“年纪大、反应慢,一旦出事,家庭不堪重负。”有人则担心收入受影响,也干不惯别的。

  清退超龄农民工的出发点是规范和安全。建筑工地,风吹日晒、高处作业多、居住条件差,稍有疏忽便会对家庭和个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的确不适合体力、精力走下坡路的超龄农民工。但是相比“苦”和“累”,他们更怕赚不到钱、养不了家。

  年过花甲,并不是闲不住,而是不能闲。有数据指出,超龄农民工群体继续外出打工的理由中,最主要的是减轻儿女负担和储备养老费用两项。而高风险的建筑业,已是他们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比较赚钱的工作了。这其实反映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由于历史欠账,很多超龄农民工缺乏缴纳养老保险意识,再加上跨省转移接续难,不少人被迫中断社保,甚至弃保。于是,本来应该“多缴多得”的养老保险,很多农民工却只能无奈地选择“能少缴就少缴”。退而无依、老而不休,养老焦虑下,超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庞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大潮下,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城镇化进程中,他们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年华老去,他们理应受到关注、得到关怀。告别工地,不等于告别工作。建筑业清退令别“一清了之”,还要做好后续保障,让超龄农民工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一方面,对那些“有意愿、还能干”的超龄农民工,要满足他们的务工需求,提供相应的劳动保障,加大技能培训,促使他们能够顺利“转型”。目前,部分城市采取岗位置换的方式,为超龄农民工提供保安、保洁等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有的鼓励超龄农民工“试水”装修、家政等行当。

  另一方面,则要建立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养老保险异地统筹工作,让更多农民工老有所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建议,将社保的社会统筹部分金额与缴纳地解绑,企业与个人缴纳费用均纳入社保权益转移接续范围,实现“钱随人走”,以支持更多灵活就业群体进入高保障的社保体系之内。

  此外,还要认识到,超龄农民工并不是社会的“负担”,也可以成为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在外打工多年,接受了城市的生活理念,思想和见识上相对开放一些。返乡后,也可以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乡村治理,例如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使其能够发挥余热建设家乡。

  没有一代代农民工群体的拼命苦干,就没有我国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农民工权益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界的关爱和支持。应当尽早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让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超龄农民工的安全与生计皆要保障

  重视“超龄农民工转型”命题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