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中国再排榜首,依然需要补短板

  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揭晓。今年,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再次取得首位,达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3家公司上榜,相比之下,美国共计122家公司上榜。

  “世界500强”,是中国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与之相似的还有《商业周刊》和《福布斯》的公司排名,但这其中,当属《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最受瞩目,发展历史也较为悠久,而进入世界500强,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除去进入榜单对于个体或是区域的影响,榜单还像我们展示了一个国家或是经济体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在哪里。《财富》500强偏重于企业规模的考量,其进入标准是销售收入,因此,如果500强中某个国家或经济体企业占比较多,则说明其经济体量也相应很大,这一点是“500强”名单最直观的展现,我国在近两年的《财富》500强榜单中,企业数量高居第一,且增速非常快,新上榜中国公司有18家,中国大陆(含香港)净增加数量为11家,这说明一方面,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依然处于强劲的增长当中,企业成长性良好。

  其次,通过观察财富500强榜单中企业所属的行业,可以看出国家经济结构是否健康。从2010年到2021年,财富500强榜单所反映出的中国经济结构有着明显的优化,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企业数量有所增加,我们看2010年的500强榜单,能够明显看出在前列的中国企业均为大型国有企业,而到了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像华为、阿里、腾讯这样大型民营企业位列前茅,整体来看,民营企业的占比也在增加;二是各个产业均有企业进入,特别的,科技企业包括互联网、医药、制造业的份额逐年提升,代表着中国经济在结构优化上正在步入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将主导中国宏观经济面的发展。

  当然,今年进入财富500强榜单的一些中国企业,如中国船舶、潍柴动力等,更多是受益于中国经济整体,是中国强大的经济基本面给予了他们更好的发展机会。疫情期间,我国强劲的外贸出口需求催生了海运需求,在过去一年,中国成为全球商品的供应商,我国迅速从疫情衰退中恢复了产能,以中国制造之力托举全球经济稳定的同时,也让中国制造业在过去一年获得了全球市场的信赖。

  不过,回过头来看,由于财富500强更加注重企业规模,而看一家企业的成长并不只局限于规模,因此,虽然从财富500强中能够看到中国企业的实力,但依然需要补足一些短板。

  笔者认为,看一家企业要看三点,一是规模,二是效益,三是质量。规模很简单,榜单便能说明问题,效益同样不难,主要是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等等指标,对于这一点,榜单中的中国企业还需要下一定的功夫,能够看到,在盈利能力方面,国外公司还是有着不小的优势,苹果以574亿美元的利润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沙特阿美和日本软银。而我国盈利能力在前列的是工、建、农三大中国银行。此外,榜单前十还有微软、Alphabet和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可以看出我们在盈利能力方面居前的主要是国有大行,而非金融企业如科技、制造业公司则有所不足,因此,效益这一块应是下一阶段企业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最后是质量,这一块不像规模和效益那么好衡量,但也不至于无迹可寻,质量可以从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等角度去衡量。比如,去年部分企业受益于周期性表现。随着过去一年全球通胀的上行趋势,部分企业受益于资产价格波动,使得企业业绩大为改观,此类改观持续性有限,可能短期内规模和效益都有,但其实并不具备应有的质量。对于质量发展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要有不同的规划,但毫无疑问的是,进一步突出科研技术对于企业发展的引领是提高企业质量的毕竟之路。(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关键词阅读:世界500强

责任编辑:赵路 RF1315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