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A股市场的“打假新课题”
1评论 2021-03-16 00:47:42
每年“3·15”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造假案件冒出来。比如在这一天,一些不守规矩的上市公司就会很忐忑,因为一旦负面新闻被权威媒体曝光,则会影响公司形象从而引发股价下跌。于是,“3·15”也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另类“审判日”。
但今年“3·15”很有意思,出现了一个“新课题”,“打假”的主角却是抱团资产,这个曾被包装成百里挑一的优质资产,为什么在3月15日这天再遭重创?其实就是平时只有70、80分的成绩,非得包装成95分以上,“三好生”的遮羞布被掀掉了。
谁从学霸变成了学渣?是曾经的明星股三七互娱(002555,诊股),其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业绩下降近八成,而其去年业绩还增长了45%,一季度滑铁卢般的业绩预告直接导致股价跌停。值得关注的是,三七互娱刚刚高调完成了近10亿元的定增募资,包括睿远、中欧、交银施罗德等多家知名公募机构、险资以及产业资本等出手认购。而这个定增一完成,业绩就断崖式下跌,难免让市场浮想联翩,难道此前的业绩是为了保融资而注了水?问题是三七互娱太会选时间公告这个业绩了,业绩预告一出,让全体“三好生”连坐,不仅同为游戏龙头的吉比特(603444,诊股)跟着大跌9%,还牵连一大群抱团股集体大跌,包括贵州茅台(600519,诊股)、阳光电源(300274,诊股)、兆易创新(603986,诊股)、中兴通讯(000063,诊股)(港股00763)、深南电路(002916,诊股)、宁德时代(300750,诊股)、金龙鱼(300999,诊股)等各种“茅”再度重挫,上周反弹的趋势一去不复返。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点也不意外,市场对抱团资产的质疑早被激发了,春节后各种“茅”跌跌不休就是明证。要知道,业绩永远是衡量股价的试金石,特别是在抱团资产身上,一旦业绩不达标,则有“包装”的嫌疑,而且还是“过度包装”。比如这些抱团资产的业绩增长只有15%到20%的时候,你一定要给它50到100倍的估值,虚高的部分就是市场需要“打假”的部分,只是这种“打假”的对象不像ST康美(600518,诊股)和中信国安(000839,诊股)那样恶性造假,而更像是“假打”,但始终是假的。
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用各种故事来欺哄市场了,就像你的孩子本来只能考个80分,你却私自改了分数拿到亲朋好友的聚会上去炫耀,肯定不合时宜。不过话说回来,“抱团核心”本质不坏,还有救。不像那些没得救的公司,比如康美药业,连续三年虚增收入300亿元;再说中信国安,连续7年造假,虚增利润10亿。这样的恶性造假在A股屡禁不止,必须被市场清退。
“新课题”该有“新答卷”。无论是怎样的造假,还是应该从市场角度反思,建立无漏洞的自我约束机制,建立市场反向的日常监督机制,建立铁面无私的严格惩处机制,让市场所有参与者对任何造假都有强烈的敬畏感,这才是杜绝造假的根本所在。比如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投资者可以起诉,上市公司需自证清白,坐实了造假就不要再给机会;机构包装过度市场化“假打”,就让做空机制健全,让市场自己去剔除泡沫。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刘柯】(责任编辑:付健青 RF13564)
观点相关新闻
-
央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研究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2022-05-24 15:33:21来源:金融界
-
惊动银行私行!女经济学家一个月信用卡消费仅11.4元...
2022-05-24 06:39:35来源:中国基金报
-
政策超预期!国常会释放600亿元购置税优惠“大礼包”,燃油车或受益,市场人士预计稳增长政策高峰正在到来
2022-05-24 07:09:05来源:财联社
-
全国房贷利率下调,北京最低5%、深圳4.75%,多地低至4.25%,什么信号?
2022-05-24 00:01:44来源:证券时报
-
一文解读全国新一轮稳楼市政策,三大特征:与人口人才政策结合、因城施策、三四线城市放松力度大
2022-05-24 06:33:20来源:e公司
-
三部门:受疫情影响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
2022-05-24 17:08:09来源:金融界
-
投行被要求紧急搬家?欧洲央行强制将这一业务迁出伦敦,英国脱欧影响有多大?
2022-05-24 08:15:35来源:券商中国
-
下半年可能更糟?分析师预警这12个可怕的经济趋势
2022-05-24 07:34:05来源:金十财经
-
央行召开全系统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 部署落实稳定信贷增长工作措施
2022-05-24 15:54:31来源:金融界
-
提前还房贷的人,越来越多
2022-05-23 09:10:10来源:燃次元
-
人民银行召开全系统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 部署落实稳定信贷增长工作措施
2022-05-24 15:49:09来源:金融界
-
成立仅6天便成为上海保供企业?实控人回应“有背景”质疑
2022-05-23 20:40:15来源:风暴眼工作室
-
68家中药上市公司业绩盘点:利润整体向好,研发创新仍需加强
2022-05-23 13:42:17来源:金融界
-
上海的咖啡产业离复苏还有多远?
2022-05-22 07:32:05来源:财经早餐
-
碧桂园发行5亿公司债 信用保护工具落地释放民企融资利好
2022-05-21 13:33:02来源:金融界资讯
-
沪指再度击穿3100点,仅不足300只个股飘红
2022-05-24 15:54:17来源:银柿财经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到2025年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2022-05-24 15:16:03来源:金融界
-
星巴克宣布退出,美国核潜艇南海受伤“真相”公布!700亿新冠口服药巨头突然崩跌,重磅利好缘何成利空
2022-05-24 12:38:01来源:券商中国
-
美股大涨,“猴痘”概念却崩了!泽连斯基称已准备好与普京会面,星巴克也将退出俄罗斯…啥情况?
2022-05-24 08:45:35来源:证券时报
-
超重磅!国常会放大招:6方面33项措施稳经济!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2-05-23 20:39:35来源:中国基金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