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化工全产业链牛市昙花一现?
1评论 2021-03-03 02:46:13
通过价格传导进行成本转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但相比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速度,下游产成品的调价一般都存在滞后性,而原材料价格的后续走势成为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何时落下仍未可知。
“根据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和后续趋势,产成品的价格调整一般会有1~3个月的滞后。最怕遇到的情况是频繁波动,在上游涨价一段时间后,公司产成品刚刚要调价,原材料价格又开始下跌,这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永新股份(002014,诊股)相关负责人表示。
安利股份(300218,诊股)董秘刘松霞表示,一段时间内,原材料急涨或大跌对企业来说都不是很有利,最好的状态是缓慢下跌,因为上游的采购成本下降了,而企业对下游的销售价格还不会那么快传导,毛利空间会在短期内被放大。
化工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传导效应仍在市场盛行,但进入3月份后,期货市场上化工品价格已掉头向下。3月2日,国内商品期市多数品种收跌,能化品普遍大跌,苯乙烯跌超6%,PTA封跌停,跌幅5.02%,乙二醇、低硫燃料油、燃油跌超5%,原油、沥青跌近5%。
这是否意味着,化工全产业链的牛年牛市面临昙花一现?
“说实话,我个人感觉这次的化工原材料涨价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回归’。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相关的化工衍生品也随之下跌,而现在实体经济逐步恢复,原油价格上浮,市场对相关原材料的需求也逐步恢复,必然会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只不过本轮涨的幅度太大了。” 神剑股份(002361,诊股)相关负责人坦言,在本轮涨价行情开启前,很多企业都没有预料到春节后会出现这样的暴涨局面,由于前期都没有备货,市场上就少了低成本存货,如果要开工就必须新购原材料,这也是推动价格持续上涨的一大原因。“后续走势目前也看不清,但是我感觉延续到3月底应该没什么问题。”
在多数受访对象看来,疫情催生的供需失衡是本轮原材料上涨的一大“动因”。“如果不是疫情影响,应该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市场变化。”前述华东地区某塑料薄膜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本来我们行业产能是过剩的,但是在疫情影响下,很多国外厂家都停工了,采购渠道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国内,而需求端目前已处于全面复苏状态,导致市场出现了短暂的供需失衡。后续随着疫苗普及,疫情缓解,国外的产能跟上来,预计火爆的上涨行情不会持续太久。”
永新股份相关人也表示,此轮涨价不排除美元通胀因素的扰动,带动了部分市场炒作情绪。从历史来看,这种上涨持续期间会相对短期。
或许是因为后市不好预判,对于已处于高位的化工原材料,多数企业选择了谨慎对待。
“现在市场情绪整体都很谨慎,一般不会去囤货,高位囤货是很危险的。目前我们的布局是以订单为指导,能卖多少就采购多少原材料。”神剑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虽然后市行情目前还不好判断,但是我们现在既然提价了,如果原材料价格不回落的话,我们就会一直执行这个价格。”刘松霞表示。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大宗商品涨价的传导机制是层层递进的,最终还是需要终端消费者来买单,市场认可度仍然存在考验。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传导已经开始落地。2月28日,美的冰箱事业部发布涨价通知函,表示由于原材料持续上涨,决定自3月1日起,对美的冰箱产品价格体系上调10%~15%;此前TCL也已发布类似涨价通知,因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涨,于1月15日起对冰箱、洗衣机、冷柜涨价5%~15%。
“上游原材料涨价向下游传导会有迟滞,这波化工商品价格上涨最终是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驱动导致。从供需基本面看,后续继续推动化工品涨价的动力不足。”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沟通时坦言。供应端看,最近有消息称,欧佩克+可能要重新增产,一旦增产落实,原油价格也很难再向上。此外,目前PTA等化工品整体产能是相对过剩的,未来供应端出现更紧张的情况可能性不太大。而从需求端来讲,去年由于海外疫情影响,国内很多库存都是通过产品出口消耗掉了,如果海外疫情防控进一步显现成效,需求将是环比减弱的情况。同时,国内需求情况对比去年下半年预计也将是环比走弱的趋势,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市场判断也会出现边际收紧。
不过,程小勇也补充说,目前并不能判断化工品会出现大幅下跌。前期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支撑了周期商品价格上涨,现在要关注实际情况是否会像通胀预期靠拢,如果靠拢的话,预计价格的涨势还会持续;反之,一季度可能就会出现高点,二季度价格会出现回落。
对于化工品价格的走势,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董事长徐阳分析偏向乐观。他认为,近日国内化工品期货价格大跌,主要是因为国际油价下跌所引起的。而推动国际油价下跌的因素包括欧佩克可能4月起增产、美国炼油厂重启,以及巴西变异病毒传染性更高。化工涨价的真正结束,可能需要等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如果经济刺激政策继续维持,本轮以国际定价类商品价格的上涨趋势就难以结束。同时,海外疫情发展的趋于稳定,也会从需求端为上游原料带来支撑。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赵黎昀 叶玲珍】(责任编辑:付健青 RF13564)
-
重磅!美国债务协议已初步商定 参众两院即将进入投票通道
2023-05-28 09:14:49来源:财联社
-
富贵险中求!非洲锂矿变身“疯狂的石头”:一场在锂价重要关口和未知产能里的豪赌
2023-05-28 10:31:17来源:财联社
-
国产大飞机C919今天开启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2023-05-28 07:36:42来源:金融界
-
下周前瞻:PMI数据发布;非农数据来袭;油价又要调整;A股5只新股申购,云从科技、东鹏饮料等迎大规模解禁
2023-05-28 10:22:36来源:金融界
-
6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事关未成年人、结婚、医保
2023-05-28 00:03:45来源:中新经纬
-
火爆售罄!C919首航次日票价已翻倍,旅客:真爱无敌,不在意价格
2023-05-27 14:01:54来源:时代财经
-
麦卡锡:预计周日完成起草法案并公布文本 预计周三投票表决协议
2023-05-28 09:15:26来源:财联社
-
“淄博丁真”鸭头小哥,闯入直播带货世界
2023-05-28 07:51:04来源:刺猬公社
-
5元以下的饮料,正在消失?
2023-05-28 09:36:00来源:中新经纬
-
AI“换脸”10分钟骗走430万元 !AI反诈,需要从这些方面升级
2023-05-28 09:54:23来源:经济日报
-
现货价格跌至成本附近,有硅厂低价甩货,只为活下去……
2023-05-28 07:51:08来源:期货日报
-
复苏中的中国家电行业:近六成企业毛利率同比优化 龙头企业表现出强韧性
2023-05-26 12:50:21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
负油价之乱历历在目!欧洲天然气会否也出现价格负值?
2023-05-26 04:29:58来源:财联社 赵昊
-
美国财政部将潜在债务违约推迟到6月5日,为债务上限谈判争取时间
2023-05-27 15:10:19来源:金融界
-
国家统计局: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
2023-05-27 09:32:54来源:金融界
-
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商业首航!机构:预计年均交付量有望达100架 产业链迎快速发展
2023-05-26 17:05:29来源:智通财经网
-
猪价持续低迷!上市猪企深陷亏损泥潭 “越卖越亏”困境何时扭转?
2023-05-26 08:22:44来源:智通财经网
-
务必转发家人群!9秒被骗245万,AI换脸诈骗频发,如何防范?
2023-05-26 07:27:06来源:财联社
-
回首2022:创新药管线价值凸显,产业格局逐步优化
2023-05-25 20:04:06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
假借利用弱势群体骗取打赏、造谣传谣……6万多个自媒体账号被永久关闭
2023-05-27 14:52:43来源:金融界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