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基金再上热搜 莫负基民厚望
1评论 2021-01-19 07:47:20 牛年,干一票大的!
作者: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 皮海洲
近日,基金再度登上热搜榜,成为吸引市场眼球的一件大事。虽然这不是基金首次登上热搜榜了,但基金能够再度登上热搜榜,这显然表明基金当天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事实也确实如此,1月11日当天共有5只“日光基”出现,单日首募规模合计超过1400亿元。其中,南方阿尔法首募规模约为710亿元。1400亿元的单日首募规模相当于几年前基金一个月的募集数量;而710亿元的单只基金首募规模也比不少基金公司的规模还大。基金发行的火爆由此可见一斑。
基金发行的火爆无疑寄托了无数基民的厚望。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交给基金来打理,当然是看中了基金的赚钱能力,是希望基金也能为自己赚钱。毕竟在最近两年的股市行情中,市场流行抱团取暖的炒作模式,一些优质白马股、行业龙头股在机构的抱团取暖之下,股价节节高升,基金作为抱团的主力军,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一些个人投资者因为不敢参与抱团行情,而错失赚钱机会,不少中小投资者在去年的行情中甚至还出现了投资亏损的局面。也正因如此,不少投资者与场外资金选择把资金交给基金来打理,“日光基”、“爆款基金”的发行因此接连涌现。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基金基本上没有辜负基民的厚望,堪称是基金发行与基民收益双赢。由于去年基金发行持续火爆,全年基金发行规模超过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而单只基金的最高单日认购规模超过1300亿元,这同样也创下历史新高。而从去年基金的投资收益来看,也是不负众望。全市场可统计的535只股票型基金和160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涨幅超过40%,其中收益率翻番的基金超过100只。实际上,正是基于基金去年所取得的良好收益,这也直接导致了今年初基金发行的火爆。
但今年投资基金能否继续取得好收益,却是基金公司与投资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过去两年,基金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主要得益于抱团取暖的炒作模式。但目前抱团取暖的炒作模式却面临着估值的瓶颈。近两年,一些白马蓝筹股、行业龙头股都成了机构抱团的对象,相关公司的股票价格都被抱到了高位,对应的市盈率也达到了高位。这些抱团股的市盈率少则50倍、60倍,多则在百倍以上,抱团股明显失去了应有的投资价值。因此,抱团股还能否给投资基金带来收益成为市场的一大疑问,但显而易见的是,抱团股不可能再带来过去的高收益。如此一来,在新的一年里,基金如何不负基民的厚望就成了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为此,有这样几个问题是需要正视的。
首先,基金投资还是需要坚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原则。抱团股确实曾经是市场上价值投资的对象,白马蓝筹、行业龙头,无疑是价值投资的首选。但如今经过了两年的炒作之后,这些股票的投资价值甚微,相反投资风险急增,因此作为投资基金来说,有必要择机从抱团股中退出来,规避抱团股的投资风险。同时用价值投资的眼光来发现新的投资目标。毕竟目前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超过4100家,抱团股就在百只左右,投资基金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完全可以找到其他适合投资的股票。
其次,完善基金制度,将基金公司的利益与基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一直以来,公募基金存在一个怪象,那就是基金公司尽管是为基民理财的,但基金公司的利益却并没有和基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基金公司收取的是固定的管理费,而投资风险则由基民来承担。所以,基金公司总是旱涝保收的,这也导致有的基金公司只重视基金规模的发展,并不重视基金投资能力的提高。对此,有必要从制度上加以完善,减少甚至取消基金管理费的提取,而改为从投资收益中进行收益分成,让基金经理、基金公司更重视基金理财能力的提高。
此外,就是进一步规范基金的管理。比如对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要严格限制。比如,曾有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达到34只,这种“一拖多”的管理模式,显然是对投资者不负责的一种表现。很难相信在基金经理全身心投入的情况下,一人可以管理20只甚至30只以上的投资基金。因此,有必要对“一拖多”情况进行清理,严格规定,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一拖多”数量不得超过3只,其他基金经理“一拖多”数量不超过5只。让基金经理能够集中精力来管理好自己管理的投资基金,切实对基民的利益负责。
本文转载自“海洲说股事”,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金融界网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名家专栏。
观点频道相关新闻
-
证监会最新回应!是否推出科创板T+0?是否成立雄安商品交易所?39条答复涵盖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诸多看点
2021-02-27 06:49:00来源:中国证券报
-
“最袖珍”IPO公司被否:员工虽然才20几个 老板却是香港金融大亨
2021-02-27 09:01:59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最强打工人”库克:年终奖8亿人民币,相当于苹果12小时的营收
2021-02-25 22:47:19来源:时代财经
-
深圳红头文件!严查二手房挂牌价超成交参考价,中介朋友圈、QQ也成为检查对象
2021-02-27 06:48:15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0.7折!机票价格大跳水!啥情况?超低价到啥时候?来看看你想飞的路线
2021-02-26 07:04:53来源:央视财经
-
收了150万现金,这名互联网巨头女高管“栽”了!
2021-02-27 08:52:25来源:中国基金报
-
“浑水摸鱼者大量存在”,投行人士揭秘IPO公司抽中现场检查后80%撤回,专家建议扩大抽查
2021-02-27 06:59:17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重磅!人社部正研究延迟退休具体方案,已形成初步思路,退休年龄偏低、与预期寿命不匹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2021-02-26 12:01:58来源:金融界网
-
印花税要立法了 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
2021-02-27 14:22:06来源:新华视点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未来是云时代 华为也要转向云战略
2021-02-27 10:40:00来源:金融界网
-
沈腾成200亿元“票房先生” 剧情片才是中国电影财富密码?
2021-02-27 00:32:07来源:证券日报
-
土地躁动?一年只卖3次地!影响有多大?深圳多家银行跟进参考价,放贷可上浮15%?买房首付增多少?
2021-02-26 00:19:10来源:券商中国
-
中顺洁柔2020年业绩快报: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49.82%
2021-02-26 18:18:00来源:中国网财经
-
国家药监局批准两款新冠疫苗注册申请,陈薇院士团队产品在列,只需打一针!康希诺靠疫苗营收暴涨
2021-02-26 01:22:19来源:金融界网
-
疯狂!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炒作继续,橡胶、棉花接棒,10年前一幕要重演?
2021-02-25 17:34:29来源:金融界网
-
涪陵榨菜2020年业绩快报:净利润7.77亿同比增28.42%
2021-02-26 18:17:00来源:中国网财经
-
海欣食品2020年业绩快报:营收16.06亿同比增15.92%
2021-02-26 18:18:00来源:中国网财经
-
买银行理财,巨亏18万!62岁老人把银行告了,结果"赢了"…
2021-02-27 12:20:45来源:中国基金报
-
心急!“芯”急!工信部出手破局
2021-02-27 10:20:47来源:央视财经
-
通货膨胀难以抑制?!经济学家发出警告!一夜之间,这里股市全线下跌
2021-02-27 08:26:20来源:央视财经
加载更多
- Facebook 被控侵犯用户隐私,美国法官批准 6.5 亿美元和解协议
- 印花税要立法了 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欺诈发行证券罪、袭警罪、高空抛物罪等25个罪名正式确定,3月1日起施行!
- 成立空壳公司,“石头剪刀布”决定董事长!涉案30余亿,中纪委披露内蒙古反腐败斗争史上迄今第一大案
- 国内首个单针接种的新冠疫苗来了!安全性、有效性如何?白岩松专访陈薇院士
- 凌晨突发!这个新一线城市放大招围堵炒房客,升级限购、封堵假离婚买房…
- 你掏空压岁钱去做医美,结果根本压不住岁数……
- 东风自动驾驶出租车武汉成功“上路”
- 为环境减负,魅族18系列官宣:不送充电器了!官网充电器售价139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