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连奎: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简史

  其实中国一直有一批学人致力于构建中国原创经济学理论,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也从萌芽状态走向了成熟状态,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重量级学者加入到原创性创新的行列之中,本文总结的主要就是那些早已出现,却鲜为人知的中国原创经济学思想体系。

  1995年11月,经济学家程恩富在上海提出“海派经济学”,并成立海派经济学论坛,程恩富也是中国最早建立本土经济学学派的学者,海派经济学的本质是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001年,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学派研究为核心的研究机构。

  2001年2月,孙国峰发表论文《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和银行运行》,比较系统地对贷款创造存款理论进行了阐述,孙国峰后来将自己的理论命名为新货币银行学,该理论认为货币创造的起点是贷款,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存款,货币创造不需要原始存款的存在,仅仅贷款行为就可以创造存款,孙国峰的理论一旦确立,很多经典金融理论将被颠覆,首当其冲的就是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

  2003年,《海派经济学》杂志创立,这也是中国首个以中国本土经济学派为主要内容的杂志。

  2003年12月,孙国峰走进哥伦比亚大学米什金教授的办公室里,与这位货币金融学的世界级泰斗就“到底是存款产生贷款、还是贷款创造存款”这一货币派生问题深入讨论了三个多小时。最终米什金承认,他在风靡全球的“货币金融学”教科书中所举的例子是错误的,至少对於解释货币创造的理论是不必要的,将在修订教科书中予以删除。这是中国学者首次用自己的理论改写世界经济学教科书。

  2005年10月,程恩富被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先后担任常务副院长和院长。2006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程恩富因海派经济学的提出而成为马克思经济学在中国的一个重要代表。

  2006年,高连奎在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发表《平衡经济学原理》论文,提出平衡经济学,主张用平衡的概念取得均衡,平衡指的是市场上生产出来的多种产品互相交易后没有剩余的状态,均衡是供需双方价格的均衡,平衡研究的重点是生产与交易,均衡研究的重点是价格。

  2007年,林毅夫在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一书,这一思想后来发展为新结构经济学;

  2007年,周黎安发表《中国地方官员的治理:政治锦标赛模式研究》论文,提出“政治锦标赛”的概念与理论,用于解释中国地方政府竞争,这是解释“中国模式”的理论中受认可度比较高的一解释之一。

  2008年,林毅夫把《中国的奇迹》中的分析框架进一步发展成《新结构经济学》,提出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经过十余年的推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共识。

  2009年12月,高连奎在《中国大形势》一书中,提出建设“低生存成本社会”的理论与主张,低生存成本社会认为社会产品丰富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生存成本,民众的幸福指数是收入与生存成本之比,政府应该通过税收、社保、供给机制的设计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低生存成本社会是一种升级版的福利社会。

  2009年10月,孙选中、柴小青等牵头的中国政府大学“法商管理研究中心”成立。

  2010年10月,孙选中、柴小青等正式提出了“法商管理”的概念,并创立法商管理学派,法商管理学派严格来说并非经济学派别,而是一种法律学与公司治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法商管理”主要就是在经商和法治的价值观及其方法论的相互作用下,合理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过程。

  2010年3月,何新出版《反主流经济学:新国家主义经济学》一书,提出新国家主义经济学的概念,新国家主义主要是综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与李斯特历史学派的一些主张,新国家主义并非原创经济学思想派别,而是更倾向于为经济学政策主张指出方向。

  2010年11月,中国政府大学中国法商管理高端论坛成立,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每年发展《中国上市公司法商报告》,已经成为法商治理学派的重要活动载体。

  2012年9月,林毅夫出版了《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一书,新结构经济学正式以相对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新结构经济学的本质是通过国家干预实现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干预的主要方式就是产业政策,新结构经济学旨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条产业升级的路径,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永远被钉在产业链最低端的命运。林毅夫隆重推出新结构经济学促进了中国本土原创经济学高潮时代的来临,以后几乎每年中国经济学界都有新理论诞生,每年都有重量级学者加入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阵营。

  2012年11月,滕泰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提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主张通过去除供给抑制,放松供给约束发展经济,并从供给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滕泰新供给主义的核心主张仍然是里根式的自由化与减税,中国新供给主义与美国供给学派并无本质区别。

  2012年12月,贾康等发展《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一文,文章总结的是贾康领衔的新供给研究小组长达一年的研究成果。

  2012年7月,国际熊彼特学会的邀请报告中,陈平提出代谢增长论和代谢知识论。代谢增长论认为技术迭代决定经济周期,提出的目标是在产业小波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统一构造微观、宏观、金融、和制度经济学。

  2013年1月,高连奎在上海证券报发表《走向精准调控是必然》的文章, 提出“精准调控”的理论,精准调控理论反对货币政策的过度应用,提出应更注重微观调控,特别是财政和金融监管政策的运用,主张“在经济低迷时用财政政策启动经济信心,经济过热时用金融监管政策消除经济泡沫”,精准调控理论的核心是用可以精准量化的财政调控代替不够精准的货币调控。

  2013年12月,贾康牵头的华夏新供给研究院成立,贾康任院长,这也是一个以学派为核心的研究机构。与此同时,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立。

  2015年,贾根良《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一书出版,该书系统梳理了李斯特经济学、外国新李斯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建设中国新李斯特经济学的主张。

  2016年1月,习近平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自此中国新供给学派开始降温。

  2016年2月,高连奎发表《新财税主义宣言》提出新财税经济学,提出2008年经济危机的本质是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与以往的生产型经济危机、金融泡沫危机完全不同,政府债务危机是产业升级与财税升级不同步的结果,必须进行财税改革才能真正走出危机,并提出了“七增七减”的财税改革方案,新财税经济学认为消费税改革是下一步财税改革的重点。新财税经济学是论述政府债务危机产生原因、后果危害以及解决方法的学术派别。

  2016年8月,高连奎组织了“新财税主义”三十人论坛,新财税经济学开始形成学派。

  2016年11月,李俊生组织的“新市场财政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召开,并同时新市场财政学研究所成立,这也是一个专门一个学派为名称的纯学术型研究机构。新市场财政学反对将财政学建立在市场失灵之上,主张政府是市场的参与者,而不是市场失灵的纠正者,市场是一个大平台,政府与企业都是市场这一平台的参与者,财政投资也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2017年9月,央行官员孙国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设《中国金融与货币政策体系》课程,这是中国货币政策理论首次走进全球顶尖大学,孙国峰沉寂多年的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在这一年重新引发人们关注。

  2018年1月,黄海洲与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博尔顿发表《国家资本结构》论文,提出国家资本结构理论,该理论借鉴金融结构理论,将货币发行分为股权货币和债权货币两部分进行研究。

  2018年7月,第三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颁发,孙国峰的“贷款创造存款”理论获奖,这是中国官方学术奖项首次青睐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但孙冶方金融创新奖与知名度更高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并非同一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仍然坚守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观,无视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

  2018年11月25日,李俊生教授应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费德曼理性研究中心的邀请开展了题为"超越主流财政学:来自中国的观测和理论的学术讲座。

  2018年5月,郎咸平《马克思中观经济学》一书上市,根据国家对生产部门和生活部门的管控建立了四类国家的模型,并提出好的经济管理应该控制住生产资料部分,放开生活资料部门。

  2018年6月,广东卫视 财经郎眼推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郎咸平谈马克思中观经济学专题节目。

  2018年12月,金碚“牵头的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成立。

  2018年12月14日上午,新结构经济学创始人林毅夫创立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成立,多位诺奖经济学家到场祝贺,这也是一个以单一学派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

  2018年4月,李稻葵创立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其英文名为”ACCEPT”,意为“接受”,是希望国际同行能够接受来自中国经济的实践、来自中国经济学的智慧,李稻葵是中国学家中最致力于将中国发展经验提升为中国经济学的学者之一。

  2019年2月,金碚在《管理世界》的大作《试论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兼议经济学中国学派研究》正式提出“域观经济学”,域观经济学并非经济学理论,而是研究范式,这也是首个由中国经济学家提出经济学研究新范式。

  2019年3月,陈平的《代谢增长论》出版,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本质上来自技术竞争和迭代而非资本积累。

  2019年4月,李稻葵牵头的“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在清华大学成立,来自哈佛大学的诺奖经济学家马斯金和李稻葵教授担任创始主席,这是首个由中国人成立的,外国学者普遍参与的国际性的以单一学派研究为主的学术组织,该学派每年举行年会,推动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政治激励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机制设计。

  2019年12月,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成立,这也是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之一。

  2019年8月,首部学科通论教材《新结构经济学导论》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新结构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诞生,这也是中国本土经济学首次以教材的形式出现。

  2019年10月,高连奎理论著作《21世纪经济学通论》在美国出版,并在哈佛大学举办新书发布会,该书已经被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

  2019年12月,贾根良牵头的“中国新李斯特经济学”研讨会在人民大学召开,中国新李斯特经济学正式以学派的面目在中国出现,中国新李斯特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产业保护与金融保护,该学派认为2020年中央提出的“内循环”思想为他们最先倡导,然后被中央吸收借鉴。

  2019年12月,中国学者黄海洲与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博尔顿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讲座《货币主义的贫困》正式向公众宣传国家资本结构理论,国家资本理论也是建立在对美国货币主义批判基础上的一种学说,这是中国学者首次与美国学者联合构建学派。

  2019年12月,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研讨会首次会议在人民大学召开,这是将中国本土经济学理论创新纳入统一教材的首次尝试,会议虽然致力于发掘中国独创性经济理论,但众多中国本土原创经济学理论的提出者并未受邀参会。

  2020年5月,何小峰的《资产相对论:重组经济学》一书上市,提出资本四重奏的思想,主张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以及自然资本四大类,这是对西方资本分类的补充研究。

  2020年9月,高连奎提出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概念,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要素是创新资本在一个国家的聚集能力,并提出“高利率”才是决定资本向创新领域聚集的关键因素,第四代经济增长可以有效解释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创新和本世纪中国创新的崛起,因为当时都处于高利率时代,与此相反,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则会导致创新的衰落。

  2020年9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开班,该实验班由北大经济学院与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首批学生八人,这是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首次进入本科教育。

  2020年9月,李道葵主导的第二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召开,李道葵提出研究如何设计一个更好的机制,让政府的行为与市场的发展是匹配的、相融的,同时《政府与市场经济学》杂志创刊,这是继《海派经济学》后,又一个以中国本土经济学派为研究对象的第三本学术期刊。

  2020年,高连奎提出“经济政策偏好理论”,认为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府具有不同的经济政策偏好,这些经济政策偏好实质性的影响了经济政策的制定,最终造成了不同制度下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果,中国经济的成功因为中国政府所偏好的经济政策更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与发展阶段,萌芽阶段的中国经济学大多是应用型的经济学派,还带有西方经济学成熟学派的色彩,更多是在西方成熟学派的思想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做应用研究,比如海派经济学、新国家主义、新供给经济学,中国新李斯特经济学等虽然是中国学者提出的,但核心主张却是西方的,到了后期中国学者成立的学派则直指原创经济学研究,比如孙国峰的贷款创造存款理论、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高连奎的新财税经济学、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郎咸平的马克思中观经济学、李稻葵的政府与市场经济学、李俊生的新市场财政学、金碚的域观经济学等都是以推翻西方经济学的某些定论为出发点的,并取得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

  尽管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还良莠不齐,有的学派也仅仅是刚刚提出研究方向,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逻辑与概念体系,而且像《经济研究》这样的主流学术刊物,中国经济学年会这样的行业学术组织以及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这样的国家学术机构目前都没有接纳中国本土经济学,甚至刻意忽略中国本土经济学的存在,但一切刚刚开始,未来中国将会诞生更多自主原创的经济学理论,相信未来的中国经济学也会像二战之后的美国经济学界一样,学术繁荣,星光璀璨,中国本土原创经济学也会进入中国的经济学教材,世界的经济学教材,中国本土经济学的未来更寄望于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的加入,他们才是将来中国本土原创经济学的主力军。

关键词阅读:经济学理论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