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维:股市长线资金不能依靠推动入市而是让投资者赚钱来吸引

  中国证监会历代掌门人都把推动资金入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这与成熟国家的股市形成鲜明的对照,美国作为成熟市场的代表,美国证交会日常工作很少有推动资金尤其是长期资金入市的说法,背后是中国股市承担了繁重的IPO、再融资任务以支持实体经济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还要承担泛滥成灾的减持,股市长期以来资金总是较为匮乏,尤其是长线资金更是严重短缺,股市走势牛短熊长居多。

  易会满表示,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进一步健全退市制度,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加快构建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回顾历史,类似的说法也是颇为常见,可效果不佳,主要是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有一段时间次新股业绩变脸时间越来越短,比例越来越高,带给投资者的是无尽的伤害,很多投资者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离开股市。

  作为新一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笔者的观点是打造一个双向扩容的市场,一边是推行注册制和IPO 常态化,另一边是推动各种机构资金进入市场,期望实现双赢,这一次文章阐述的观点依然是双向扩容,全面实行注册制和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扩容和资金入市虽然不是绝对的对立,但也存在一种矛盾的地方,投资者希望IPO 节奏更加合理,管理层面对实体经济疲软和直接融资比重不高的金融风险,自然期望IPO 节奏更高,所以监管政策是追求一种投融资的动态平衡,以打造一个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理想市场,但是这个难度还是不小的,市场屡屡出现对IPO 过快节奏的担忧和质疑,管理层做出澄清科学合理安排IPO节奏就是这种矛盾心态的体现。

  股市增加包容性这是注册制的要义,但是股市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场所,注册制的另一层含义是支持科技创新而不是任由一些没有上市必要性的公司来到股市圈钱套现,带来宝贵资金的占用,现在以增加包容性的名义,不少公司在负债率很低和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完全可以覆盖募投项目下,或者是上市前夜突击大比例大手笔分红,营造一个缺钱的假象,依然排队等候IPO ,并成功过会,这种怪诞既不符合资源优化配置也不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初衷,这样的公司上市,往往并不给投资者带来回报,上市以后变脸为数不少,就是因为是成熟公司,已经缺少成长性,上市就是为了股权增值减持,这样的上市公司多了,市场的活性反而会降低,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这样的公司越多,市场越难留住长线资金。

  要想留得住投资者,除了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以外,关键是打击大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事情,包括违规担保、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去年以来,上市公司不断爆发出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违规担保、高买低卖关联资产,掏空上市公司,部分上市公司经营难以为继,把上市公司拖到退市的边缘,股价大跌也是情理之中。最近某家券商上书证监会恳求避免退市的豫金刚石就是一个典型,对于这种存在公司治理问题和有严重信息披露问题 的公司,退市是一个选项,不退市不足以震慑市场主体心存敬畏之心,但退市以后,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不能忽视,如果公司退市,最终买单者是二级市场投资者,这就是一种悲剧,是很难打造一个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的,像部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高管,拿着钱滞留国外有关方面就无能为力,是很不协调的。

  各类股东肆无忌惮的减持,我还是认为是牛市的绊脚石,如果不加严格控制,每一轮牛市最终受益者都是各类原始股东,今年牛气冲天的医药生物、医疗保健、食品饮料和高科技,部分个股从高位算起,跌幅很大,二级市场部分投资者损失不小,高位减持的各类股东已经落袋为安成为既得利益者,实际上这是社会财富的不合理转移,究其原因,主要是游资太疯狂,机构抱团持股缺少理性的投资,带来估值水平奇高不合理,才会诱发股东减持大冲动,今年已经有超过6000亿元的减持,远超IPO 融资,这与支持实体经济是不合拍的,也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不协调。

  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A股减持制度与美国减持制度相比,要宽松得多,这给大比例减持清仓减持提供了制度基础,如果严加限制,也就不会出现大量的清仓减持。

  投融资双赢是一个很理想的市场形态,但真正落实到位,并非易事,关键是我们股市过度强调融资功能,一旦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融资上,就会忽视监管的落实,造成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公司治理不到位,出现伤害投资者的事情屡屡发生,股市是一个财富管理平台,投融资平衡才能吸引各种资金鱼贯而来。

关键词阅读:长线资金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