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格斯智库:异度均衡理论的运用——“十三五”规划评估

  按语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实践积累,中国的五年规划体制越来越成熟,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提升五年期规划在制定和评估等阶段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的要求日益紧迫。鉴于此,本部分以“十三五”规划为例,在综合考虑了国家经济、政府收支、人民生活、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基础上,同样运用异度均衡的思想,结合社会效益-成本理论,构建了“十三五”规划前三年国家的总收益和总损耗的比值模型,利用该模型来评估“十三五”规划目前取得的绩效。希望借此为国家制定及评估五年规划的指标及成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 “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损耗及总收益的核算范围

  在进行“十三五”期间国家的总收益总损耗分析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规划期间国家收益和损耗的基本内容及核算范围。本文认为,规划期间国家总收益是指整个国家在规划期内创造的财富及经济增长,而国家总损耗是国家在规划期内为履行其职责、实现其执政目标、必须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的管理和投入及政府自身正常运转所耗费的各种社会资源,以及由其所引发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对国家及社会所造成额外负担和损失。两者的具体核算范围如下:

  (1)“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的核算

  本文将“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总收益分为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其中隐性收益又包含了当期隐性收益和未来隐性收益。显性收益表示国家的直接财富收入,用国家在规划期内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来衡量,隐性收益表示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即国家经济的进步,用国家在规划期内GDP的增长来衡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隐性收益包含了当前和未来的隐性收益。

  显性收益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的直接财富收入,用此期间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来衡量。隐性收益表示“十三五”期间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即社会经济的进步,用此期间的经济活动带来的GDP增量来衡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当前的经济活动在未来若干年都会为社会创造收益,因此本文将隐性收益分为当期隐性收益和未来隐性收益,其中当期隐性收益表示“十三五”规划期内的经济活动给该规划期带来的GDP的增量,未来隐性收益表示“十三五”规划期内的经济活动给未来各年带来的GDP增量的总和。

  (2)“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损耗的核算

  国家总损耗分为显性损耗和隐性损耗,而隐性损耗又包含当期隐性损耗以及未来隐性损耗。显性损耗表示国家消耗的直接损耗,用政府在规划期内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来衡量。当期隐性损耗则包含了资源损耗、生态环境损耗和社会民生损耗。

  在资源损耗的核算上,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土地资源损失的损耗以及矿产资源的损耗进行计算,土地资源损耗主要核算规划期内为城区或工业建设等消耗的土地量以及单位面积土地本身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和经济作物价值。矿产资源损耗主要核算规划期内各类矿产资源消耗的总量以及单位矿产资源的价值。

  在对生态环境损耗的核算上,主要对“十三五”规划期内广义的环境经济内容进行计算,即对生态环境的各部分损失进行计算。但由于数据、核算方法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重点放在环境损失的核算中。对环境损失的核算,只核算环境污染,对环境污染的核算采用虚拟治理损耗的计算方法。虚拟治理损耗是指规划期内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包括对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以及两者综合的核算。本文采用治理损耗法核算虚拟治理损耗,这一方法的具体思路是:假设所有污染物都得到治理,则当年的环境退化不会发生,从数值上看,虚拟治理损耗是环境退化价值的一种下限核算。在核算数据方面,选取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的数据,选取污染物的治理损耗作为环境污染价值量的核算数据,即假设对所有排放的污染均给予治理。

  在对社会民生损耗的核算上,主要计算规划期内居民的生活损耗总的增加量,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教育及住房损耗等。

  在对卫生医疗损耗的核算上,主要计算规划期内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政府卫生医疗费用的增加以及规划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所消耗的各类资源的价值。

  未来隐性损耗主要指国家在当前规划期内的行为对未来可能造成的风险,由于未来的损耗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前决策的影响,因此本文假定未来每年的隐性损耗会在当前规划期内年平均隐性损耗的基础上波动。

  2.模型构建

  基于异度均衡的思想,可以构建“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数学模型,具体如下:

  本文将隐性损耗分为当期隐性损耗和未来隐性损耗,因此根据上式可以构建如下等式:

  上式中表示“十三五”规划期间产生的未来隐性损耗,假设未来平均每年的隐性损耗为,结合任期决策模型中关于社会贴现的假定可得“十三五”规划期间的未来T年的隐性损耗为:

  将上式代入的表达式可得:

  若未来平均每年的隐性损耗在规划期内年平均隐性损耗的基础上波动,且是满足期望值为的随机变量,于是有

  本文采用的主要符号及说明如下:

  表示“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总收益与总损耗的比值;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的国家的显性收益;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的国家的隐性收益;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的国家的显性损耗;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当年的隐性损耗;t表示“十三五”规划的前t年,T表示未来隐性损耗考虑至T年,则表示未来T年内总的隐性损耗;为未来T年内总的隐性损耗对当前损耗的折现,由于模型中是对T年内的总损耗折现,未来方便模型计算,同样将折现的年限定位T/2年。随机变量可以假定其符合某种分布,或者可以用历史模拟法来确定其分布情况。

  3.计算结果分析

  参考前文任期公平问题中的模型及核算方法,可得“十三五”规划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隐性收益条件下国家的总收益情况,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 1 “十三五”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的国家总收益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同样地,也可以得到考虑不同未来年限隐性损耗的国家总损耗情况,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 2 “十三五”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的国家总损耗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基于上表,通过国家总收益比总损耗可得“十三五”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下的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情况。

  表3 “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和总损耗比值情况

  根据上表3可得如下所示的可视化柱形图:

  图一 考虑不同未来风险的“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

  由于本文认为未来每年的隐性损耗会在当前规划期内年平均隐性损耗的基础上波动。为了进一步探讨未来隐性损耗的波动性以及在波动范围内损耗发生的概率,本文假定未来平均每年的隐性损耗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其期望值为当期隐性损耗,标准差位5%的期望值。于是可以得到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国家未来总损耗的置信区间以及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置信区间,具体如下表4所示:

  表 4 95%置信水平下,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置信区间

  上表中,时间T表示考虑的未来隐性损耗的年数,当T=0时表示不考虑未来隐性损耗,总损耗和比值的置信区间表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国家总损耗以及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波动范围。以T=1为例,根据上表考虑未来1年的隐性损耗时,国家总损耗的值落在区间[691634.714, 815605.197]内的概率为95%,相应地,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落在区间[0.895,1.055]内的概率也为95%,说明即使在损耗波动的情况下,总收益总损耗的比值也以极大的概率落在区间[0.895,1.055]内。

  根据图1可以得出,随着考虑的未来年数逐渐增加,“十三五”期内国家的总收益和总损耗的比值呈现先增后减的情况,说明在短期的未来,“十三五”期间国家的经济活动带来的隐性收益的增长幅度是大于隐性损耗的,而在长期的未来,隐性收益的增长幅度会逐渐小于隐性损耗的,因此国家总收益总损耗的比值也会逐渐下降,慢慢出现小于1的情况。但从“十三五”总体来看,直至T=10时,国家总收益总损耗的比值才开始出现小于1的情况,说明即便是考虑了未来10年左右的隐性收益和损耗,国家的总收益总损耗比也只是略小于1,比较接近1,说明国家在“十三五”期间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是贴合异度均衡状态的。总的来看,“十三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保持了经济理性,兼顾了当前和未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尽管如此,但根据文章的结论和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一旦将长期效应(考虑未来10年甚至是更长远的隐性收益损耗)纳入到异度均衡评估中,国家总收益逐渐会无法覆盖总损耗。说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了各种“红利”,如制度红利、人口红利以及资源红利等,把当期的风险某种程度上后移到了更长远的未来。国家在制定及实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时仍然存在重视当前经济发展,而在核心技术投入、教育投资、环境保护、民生等影响比较长远的方面则投入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地方发展中,GDP热潮等现象依然广泛存在。从国家和社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未来国家的发展规划应该更多地考虑异度均衡,尤其是需要将未来风险纳入到规划中来。

  本文撰写说明:本论文由朱小黄博士主笔,构建了整个论文的学术逻辑和写作内容以及基本观点。杨军博士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并参与了论文的修改完善及建模的讨论,王丹研究员参与了各种具体问题的讨论和论文文本整理及数据的收集检验。孙伟研究员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蔡博士在算法及模型支持上及场景的具体计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除此之外,在异度均衡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林嵩教授、张光利博士、谭庆华博士有不少贡献。张微林博士和谢博士也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阅读:异度均衡理论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