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俊杰:经济内循环之下!会迎来那些重大变化?

  最近为了应对不断萎缩的外部需求,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提法,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很多人对此不太理解, 也表示出了担忧,这莫非又要退回去关起门来自己玩的节奏,首先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早已经融入了全球化世界市场,这就好比早高峰的地铁一样,不是你想不想往上挤的问题,而是人群一拥而上,你不想上也得被架着往前走。只要融入全球市场,跟随全球经济波动,享受科技进步,效率提升这是大势所趋,不可更改。

  其次,我们已经跨越了刘易斯拐点,指的就是之前我们的人口是优势,可以享受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靠着低成本的劳动力做生产制造加工,然后以便宜的价格卖给海外,赚取外汇再回来发展国内的基础设施,但现在人口红利消失了,生活成本持续上升后,产品不再具备低成本优势,所以这种出口优势也就逐渐丧失。不太可能产生持续的贸易顺差了,所以经济模式就必须转变。这个无可厚非,每个国家都经历过这个过程,二战前后美国经济占了全球经济的一半,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全球80%的汽车都是美国的。靠着工业品输出,赚取全球财富。但70年代,他也必须转型,随着美国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出口国变成进口国,钢铁,石油,工业品,甚至汽车,全都不再具有优势。美国原来的一些外贸工业城市,也开始持续收缩,比如底特律就是代表。

  第三,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不要国外循环,跟前两年提到的启动内需是一样的,实际上目前中国经济中,消费占比已经达到70%,已经是内循环为主了,自打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导向已经越来越弱。这是一个好事,也有利于民生,我们凭什么就不能享受生活,非得赚着低工资,用便宜的工业品去补贴发达国家?之前是为了追赶,忍气吞声,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我们也可以适当追求生活了。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都说促进消费,为啥现在要提国内循环?这就是政策明显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促进消费的时候,我们还能指望国外增量,通过出口增量,带动国内消费。这个阶段最典型的标志就是房地产持续上涨,大家把原来的积累全都消费在了房子上面,但是房子这个东西,他是消费的终端,并不出现消费循环。也就是之前我们说的,房地产是一个池子的概念,把过去的财富都吸收到这个池子里,然后国家通过土地,回收出口加工所创造的财富,去搞基础设施建设。而老百姓的财富,是无法形成循环反馈。买了房子的人,一次性置换家具和家电,当时确实带动了经济增长,行业繁荣,但是也随之而来的十年节衣缩食。这相当于需求集中释放了。并不能循环起来,随着居民负债率持续上升,土地也卖的差不多了,国家基础设施也已经很先进了,现在反而是消费的潜力比较令人担忧。

  要让国内大循环起来,就要让财富之水流动起来,要尽量拆除这些蓄水池,把死水变成活水。让消费带动生产,让生产带动收入提升,收入提升再去带动进一步消费。从而形成一种内循环的生态基础。当然这中间少不了科技进步以及创新创业,传统经济的利润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所以现在传统制造业招工都很难,那么就必须升级换挡,比如原来做代工的,只能赚产业链末端的那点利润,如果你自主研发生产做品牌,那么利润率也就大大提升。

  对于投资来说,大的方向上,肯定会促进股市,而压制楼市,因为楼市是消费尽头,钱一旦进入楼市,就基本失去了流动性,而股市市值提升,更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外延式并购,会让越来越多的优质资产,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发展壮大,上市公司们在牛市中,也更有动力去制造更好的利润,或者去购买有利润的产业,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内循环,发展了直接融资,提升了市场效率,另外,这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大之后,也更有利于科技研发,提升产品科技水平,和产品针对性,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活力。看看美国就知道,硅谷什么时候起来的?是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的中心,从华尔街转移到了硅谷。苹果手机发布为标志,一众高科技公司发力崛起。所以这就是典型的不破不立,如果炒房躺着都可以赚钱,大家就永远想不起来去干点实事。当然,我们也没有自宫的勇气,楼市这么大的泡沫谁也不敢刺破他,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尽量别继续涨了。先打消他的财富效应再说。昨天央行开始紧急调查线上消费贷款流向,这就是在释放这个信号,这些财富宝贵的很,绝不允许再违规流入房地产。所以大家也要有这个觉悟了,这是关系到未来命运前途的事,上面已经急眼了,这次非常非常认真的在进行调控了,狼真的来了,甚至灰犀牛已经出现在了你的面前,如果你还没有反应,那就太迟钝了。

关键词阅读:经济内循环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