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孙金钜:创业板盈利向头部集中

摘要
2019年中小创业绩增长拐头向上,2020Q1受疫情影响再次回落。创业板盈利向头部集中,疫情之下中小板业绩韧性更佳。分行业看,2019年电子行业业绩贡献大,2020Q1农林牧渔增速逆市领跑。政策放松助力,2020年中小创全年业绩有望回暖。

  一、中小创2019年业绩拐头向上,2020Q1疫情影响再次回落

  2019年中小创业绩整体实现修复,净利润增速拐头向上,商誉减值风险亦有所下降。截至2020年4月30日,中小创合计1733家公司(剔除2020年上市的27家和延迟披露的暴风集团)已全部完成2019年年报的披露。整体来看,在经历了2018年商誉大幅减值的业绩滑铁卢后,中小板与创业板2019年业绩增速均实现由负转正。2019年中小板实现归母净利润2216.96亿元,同比增长2.16%。创业板表现更为优异,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1.92亿元,同比增长35.07%,剔除温氏股份和乐视网后仍然实现455.2亿元,同比增长了23.34%。2019年中小创业绩出现正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商誉减值的影响有所下降。其中中小板2019年的商誉减值总额为460.0亿元(同比-21.02%),创业板2019年商誉减值总额393.4亿元(同比-24.27%)。剔除商誉减值影响之后,2019年中小板和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5%、-4.47%,较2018年的业绩跌幅明显收窄(-13.87%、-29.78%),整体业绩出现了明显修复。

  相较于2019年中小创业绩明显修复,疫情影响之下的2020Q1中小创业绩再度大幅回落。其中,中小板业绩韧性更强,大公司表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截至2020年4月30日,中小创合计1751家公司(剔除2020Q1之后上市的10家)已全部完成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披露。自2019以来,中小创整体业绩呈现出逐季改善的趋势。2019Q1-Q4中小板累计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1.2%、3.7%、2.2%,持续呈现出弱复苏的状态;创业板(剔除温、乐)累计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6%、-5.6%、3.3%、23.3%,Q4出现快速反弹(2018Q4商誉减值影响大)。但是在疫情影响之下,2020Q1中小板及创业板(剔除温、乐)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91.04亿元、170.31亿元,业绩再次大幅回落,分别下滑16.1%和33.9%。对比主板来看(-24.1%),中小板回落幅度较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创业板则回落幅度更大。同时在疫情影响之下,中小创中的大公司体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50亿元市值以下的公司(1001家)2020Q1的净利润跌幅较大,同比下滑了68.43%,其中有326家公司(占比32.6%)净利润增速为-100%以下;而300亿元市值以上的公司(100家)2020Q1的净利润整体继续实现了正增长,同比增长0.72%,其中有57家公司(57%)净利润保持了正增长,甚至有26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了50%。

  二、创业板盈利集中、亏损分散,中小板疫情冲击下韧性佳

  2019年创业板(剔除温、乐,以下皆是)盈利进一步向头部集中,而亏损分布则更趋分散。2019年全年来看,创业板中85.28%的公司实现盈利、14.72%的公司为亏损状态,其中合计实现盈利1272.56亿元,较2018年的1099.47亿元增长了15.74%;亏损总额为817.36亿元,较2018年的815.75亿元略有提升。具体来看,创业板盈利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其中前十大盈利公司合计实现盈利238.79亿元,占所有盈利公司整体盈利的比例为18.77%,较2018年的15.86%进一步有所提升。对于亏损公司而言,2016年以来创业板亏损公司的占比逐年递增,从2016年的3.53%提升至了2019年的14.72%,再创历史新高。亏损范围虽然持续扩大,但是亏损公司的分布则更为分散。创业板前十大亏损公司占所有亏损公司亏损总额的比例已从2016年的82.2%降至2019年的34%。疫情冲击之下,2020Q1创业板盈利头部集中、亏损扩大化的趋势更为显著。2020Q1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创业板整体业绩遭受重创,亏损公司占比进一步由2019年的14.72%提升至33.25%。而在亏损扩大化的背景下,创业板前十大盈利公司2020Q1实现净利润66.00亿元,占创业板盈利总额的比例则延续2019年持续向头部集中的趋势,进一步提升至27.13%。同时,随着亏损公司数量的增加,2020Q1创业板亏损的分布亦更为分散,前十大亏损公司占亏损总额仅为24.7%,平均亏损金额为2724万元、亏损金额中位数为1567万元。

  2019年中小板亏损金额提升拖累业绩增速,但亏损的比例已开始收窄。2019年全年中小板盈利公司合计实现盈利3540.68亿元,同比增长15.59%,亏损公司合计亏损1323.76元,同比增长了21.82%。由于亏损公司亏损金额的大幅提升拖累中小板2019年业绩增速仅2.16%。不过2019年中小板公司中盈利企业数量占比达到86.00%,亏损公司数量占比14.00%,亏损比例较2018年(15.05%)收窄。

  受益于猪周期,2020Q1疫情之下中小板抗风险能力显著强于主板和创业板。2020Q1受疫情影响,中小板业绩同比下降16.1%,但对比创业板(-33.9%)及主板(-24.1%)来看,整体业绩增速下滑幅度较低,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分拆板块内部的增速结构来看,中小板业绩增速在-100%以下的公司比例为25.4%,低于创业板的28.28%和主板的25.5%;而业绩增长幅度高于100%的公司比例为12.5%,高于创业板的12.5%和主板的8.9%。高增长公司占比高以及业绩大幅下滑公司占比低是中小板在2020年第一季度整体业绩韧性相对较强的核心原因。具体来看,2020Q1中小板业绩增速超过8倍以上的公司有11家,分别为ST东海洋、唐人神、高德红外、大北农、姚记科技、茂硕电源、金溢科技、天康生物、拓日新能、大立科技和牧原股份。其中,唐人神、天康生物、大北农、牧原股份主要受猪周期影响,生猪价格较高使得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三、2019年电子行业贡献最大,2020Q1农林牧渔逆市领跑

  2019年中小创个股中,电子、农林牧渔(剔除温氏股份)、电气设备等行业净利润规模大的同时增速较快。从净利润规模来看,电子、医药生物、化工、银行、农林牧渔位居前五,合计实现净利润1571亿元,占中小创整体业绩的58.8%;而通信、机械设备、有色金属、传媒(剔除乐视网)为亏损。从行业增速角度来看,家用电器、农林牧渔、电气设备、汽车等行业全年增速领跑,且以上四个行业增速均在4倍以上。综合来看,电子、农林牧渔(剔除温氏股份)、电气设备三大行业净利润规模大的同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2020Q1受疫情因素影响,仅农林牧渔、银行、电子三大行业实现正增长,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同比增速较2019Q4显著改善,疫情之下体现出较好的抗风险属性。中小创中医药生物行业的业绩占比最高(贡献了达15.1%),2020Q1实现净利润114.93亿元,同比下滑了9.6%,但环比增长226.9%。农林牧渔行业业绩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041.4%,主要系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之下,一季度生猪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公司均实现业绩大幅增长。此外,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2020Q1的增速较2019Q4出现了显著的改善,在疫情之下表现出较为良好的抗风险性。

  四、政策放松助力,2020年中小创全年业绩有望回暖

  并购重组政策放松助力外延并购回暖,展望2020年,外延对中小创公司的业绩贡献将由负转正。2019年10月,证监会修改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并购重组政策进行了大松绑。随着并购重组政策的持续松绑,2019年中小创并购重组已经出现了显著回暖。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行业并购热度显著升温,而传媒行业并购持续降温,整体并购重组“脱虚向实”的趋势显著。2019年创业板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数量达43家,同比增长48.3%,涉及金额554.6亿元,同比增长29.4%;2019年中小板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数量达34家,数量继续下滑,但并购规模达1455.44亿元,同比增长14.3%。受外延并购回暖驱动,中小创外延业绩贡献也显著回暖。2019年创业板外延业绩贡献25.64亿元,同比增长12.2%,中小板外延业绩贡献119.49亿元,同比增长241.3%。此外,2014-2016年牛市并购高峰的后遗症商誉减值在2017-2019年集中爆发,考虑商誉减值的影响,2019年外延对中小创的业绩仍旧为小幅负贡献。展望2020年,在政策持续松绑的推动下,并购重组市场已开始显著回暖,我们预计2020年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将延续回暖,外延公司业绩贡献也将继续提升。同时商誉减值风险在经历了2017-2019三年的释放之后将大幅降低,因此我们认为2020年外延对中小创公司的业绩贡献将由负转正。

  再融资政策放松助力2020年定增市场迎来翻倍以上增长,助力中小创业绩回暖。2017年再融资政策加严之后,整体定增市场迎来了持续的下滑,定增融资规模从2016年巅峰的1.086万亿元持续萎缩至2019年的1247亿元,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受阻。2020年2月14日,证监会修订发布了再融资新政,从供需两端对定增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大松绑。再融资新政在提升折价率上限、缩短锁定期、放松减持限制、降低参与门槛四位一体全面提升了定增市场对于资金方的吸引力,解决了定增市场核心的需求问题。2018年以来定增市场持续发行困难,定增发行失败的比例持续超过50%,并且还存在众多发行不满额的情况。再融资新政的落地将保障定增市场发行的成功率,仅成功率的提升就能保障定增市场规模迎来翻倍以上的增长。同时发行条件的放宽、发行成功概率的提升又将进一步刺激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定增进行融资,定增市场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再融资新政发布之后,上市公司新发预案端的融资规模已经出现了大幅的回暖,月均新发融资预案融资规模由此前的300亿元左右快速飙升至3月份的1280.4亿元和4月份的2246.3亿元。并购重组政策的放松推动外延并购对中小创业绩贡献比例的提升,商誉减值风险的下降推动外延并购对中小创的业绩贡献由负转正。同时叠加再融资政策放松后定增市场的快速复苏,中小创公司直接融资通道恢复,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政策放松的助力之下,中小创业绩在一季度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背景下全年仍有望回暖。

关键词阅读:开源证券 创业板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