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迪:疫情在多国持续扩散,对全球经济影响几何?

  作者:张启迪 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CFA,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电子邮箱:zhangqidi1@126.com,微信公众号:wallstreeteco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持续恶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6日0时(北京时间16日7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到164837例,死亡病例6470例,已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地区达146个。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已呈现大面积扩散的趋势。美国近期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增多。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最新消息,截至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600例。鉴于新冠病毒传染能力是普通流感的10-20倍,美国出现社区传染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全球疫情形势的变化给国际金融市场也带来了较大影响,无论是股市、债市、汇市还是大宗商品市场均出现了剧烈波动。为了应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2020年3月15日,美联储宣布将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100个基点至0-0.25%的区间。同时,恢复量化宽松政策,将在今后数月内至少购买5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2000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主要央行也纷纷表态可能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化。一方面疫情持续扩大,另一方面主要经济体纷纷表态将采取进一步行动稳定经济。未来疫情形势将如何变化?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何影响?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一、未来全球疫情发展趋势分析

  虽然未来疫情形势如何变化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以人类当前科技实力,结合疫情自身发展规律,疫情终将过去,唯一的悬念在于持续的时间。综合判断,未来疫情发展大概率有两种可能,具体分析如下。

  (一)疫情在2020年7-8月前后结束或进入尾声(乐观情景)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球疫情在2020年7-8月前后结束是有可能的。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从冠状病毒的特性来看,对温度似乎比较敏感,新加坡就是最好的例证。目前新加坡并未出现大面积扩散的迹象,疫情形势比较稳定,且这是在新加坡政府并未采取大面积隔离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效。此外,2003年SARS疫情的爆发规律也表明冠状病毒对温度确实较为敏感。SARS爆发于2002年12月,结束于2003年7月。SARS疫情的结束固然与当时实施的防控措施密切相关,但是天气也是重要因素。如果上述推断成立,那么疫情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结束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世界卫生组织近期表示无证据显示病毒会在夏季消失,然而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敦促世界各国积极采取行动,不要把疫情结束的希望寄托于夏季来临,世界卫生组织也并没有排除疫情会在今年夏季结束的可能性。即便不是在7-8月完全结束,疫情形势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大幅好转,进入尾声阶段,我们也将其归为乐观情景。

  (二)疫情持续至2020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悲观情景)

  如果疫情不因各国防控措施或者是天气原因出现缓解,反而进一步恶化,那么疫情就需要依靠疫苗或者是特效药终结。自疫情2020年1月爆发以来,全球先后有大量医疗机构投入到疫苗的研制任务之中,并且正在采取多种技术路线对疫苗进行攻关。按照过往经验,疫苗研发可能需要1年至1年半的时间。然而,鉴于当前投入的科研力量较为雄厚,再加上疫苗的研制技术已经有所进步,疫苗问世时间提前是完全有可能的。乐观估计,2020年6月前后可能就会出现应急疫苗,最迟2020年年底前后也将大概率研发出能够大规模应用的疫苗。再加上随着对新冠病毒认识的逐渐加深,特效药物的面世时间也可能更快。因此,即便是在悲观情景下,疫情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结束也是可能的。

  二、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灾害不同,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既具有广泛性,也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一旦疫情大范围爆发,全球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将受到冲击。一方面,生产活动将受到极大影响。全球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大量企业可能会因为供应链问题出现停产,失业率也会上升。另一方面,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单纯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冲恐难以起到预期效果。疫情对于以出口加工业、旅游业或者是大宗商品出口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国家影响最大。这些经济体大都依赖于外部需求,一旦外部需求走弱,经济将受到很大影响。此外,疫情对于不同经济体的影响也因防控效果的不同而不同。对疫情防控措施得力的经济体来说,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可以维持正常运转,即便是遭受外部冲击,也不至于是毁灭性的。而对于疫情防控措施不力的经济体来说,经济将受到极大影响,甚至面临大面积停产停工的风险。

  从全球范围来看,如果出现乐观情景,那么全球经济可能将在第二季度出现下滑,并在三季度出现反弹。而如果出现悲观情景,那么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逐渐加大,直至年末疫情结束为止,发达经济体可能也将因此出现衰退。即便是疫情过后经济出现反弹,也难以改变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已经进入低增长新常态,另一方面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宽松空间都比较有限。疫情只是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发达经济体原有的经济发展趋势,而并非是因疫情而导致的衰退。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疫情发生前,美国经济复苏已经处于晚期阶段。虽然整体经济依然相对稳健,劳动力市场强劲,薪资增速较为理想,但经济增速依然相对较低,并且已经开始出现继续走弱的迹象。疫情发生后,截至目前,美国经济受到的影响依然并不明显。从美国疫情形势来看,仍处于进一步扩散状态。近期,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突然以“数据不准”为理由,停止公布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人数、检测阴性人数等重要数字,并停止发布各州确诊人数,说明当前美国的疫情形势可能比官方披露的情况要更加糟糕。

  展望未来,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取决于美国政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疫情蔓延。如果美国能够与全球其他地区同步在2020年7-8月前后有效遏制疫情,则美国经济将在此之后出现反弹,之后逐渐平稳。然而,鉴于美国经济复苏已进入晚期阶段,即便是疫情过后经济趋于平稳,仍有可能在2021年经济增长逐渐陷入停滞状态。悲观情景下,美国经济将逐渐走弱,并在2020年下半年陷入技术性衰退。即便是疫情在年底前后完全消失,也难改这一趋势,预计2021年经济增长仍将陷入停滞状态。

  (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与欧美国家不尽如人意的“抗疫”行动相比,中国在此次全球疫情中表现优异,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遏制住了疫情的扩散。医疗物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疫苗研发也在加速进行,为后续取得“抗疫”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中国疫情态势正在逐渐好转,预计到2020年4月底全国大部分地区病例数可能都将清零,生产经营活动也将恢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配合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措施,经济将逐渐企稳回升。虽然中国以外其他地区经济下滑可能会给国内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然而鉴于中国产业链相对完整,各类产品生产能力较强,具备较强的自给能力,再加上宏观经济政策空间较大,即便是全球生产链受到干扰,全球经济出现下滑,中国经济仍有能力维持正常运转。中国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避险地”,不仅将获得更多的资本流入,压低国内的利率水平,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且可能吸引前期因贸易摩擦流失的部分产业回流,甚至可能加速外国厂商在国内的布局速度,以上都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超预期复苏。因此,如果出现乐观情景,中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持续复苏,并在三、四季度达到全年高点。而如果出现悲观情景,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在年底之前仍将延续复苏态势,但增长幅度可能将不及乐观情景。

  三、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

  (一)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1.对美股的影响

  在以往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中,美国大都表现出了较强的避险地属性,美元资产也是恐慌时期全球投资者竞相追逐的资产,即便是在次贷危机期间亦是如此。虽然次贷危机发源于美国,但美国所受到的冲击反而是最小的,并且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美国金融市场在次贷危机期初经历了大幅调整之后,很快就再度获得资本流入,为美国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本次疫情冲击可能有所不同。由于不同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医疗物资的生产能力存在差异性,不同国家经济所受到的冲击将会有很大的不同。并且,一旦疫情大幅扩散,将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链条也将受到阻断,无法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很难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对冲。如果经济活动不能恢复常态,再强力的刺激性政策也难以转化为GDP。因此,如果疫情在美国蔓延,则美国的避险地属性将受到影响,美国可能将不会出现大量的资本流入,反而会面临大量的资本流出。

  当前,美国疫情已出现扩散迹象。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尽快遏制疫情,则在美联储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支持下,美股有望在经历一定下行之后尽快反弹。并且,一旦疫情提前结束,美股将迎来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即便是疫情形势缓解,美联储宽松政策依然是处于易松难紧的状态。在经济增速相对较低、经济前景并不光明的情况下,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提前衰退,美联储很难下定决心收紧货币政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可能会推动美股再度走强。而如果出现悲观情景,美国疫情延续至2020年年底前后,鉴于前期美股涨幅较大,再加上对经济预期不佳,美股可能继续调整。并且,若疫情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则美股即便出现反弹,后续也难以回升至原有高度。

  2.对美债的影响

  虽然疫情给美国经济带来不确定性,然而不论是在乐观情景还是悲观情景下,鉴于美元在全球的统治地位,美国国债都将获得投资者的青睐,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将进一步下降。然而,由于市场对企业违约的担忧可能将会进一步上升,信用债尤其是高收益率债券恐将遭到抛售,信用分化也将加剧。乐观情景下,上述变化过程都将相对温和,并且可能将很快恢复常态。而在悲观情景下,美国国债收益率有望在年底前后降至接近零附近,不仅高收益率债券可能将被大量抛售,信用评级相对较高的信用债也有被抛售的风险。

  (三)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1.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与传统经济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冲击不同,疫情对各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本国自身疫情形势的发展。疫情发生前,中国股票市场上涨态势良好。由于估值相对较低,再加上国内利率水平持续下行,境内投资者投资A股日渐活跃。另外,由于国际投资者较为看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也大幅增持A股。截至2019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资产规模高达2.1万亿元,仅2019年当年增持规模就将近1万亿元。展望未来,由于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好转,叠加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预计A股仍将展现韧性。摩根士坦利认为,在全球资产因新冠病毒而动荡的背景下,中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可做为“资产避难国”,并将股票评级调为增持,由此可见A股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因此,无论是在乐观情景还是在悲观情景下,A股可能都将相对抗跌。乐观情景下,A股所受到的冲击可能较小,并且一旦全球疫情形势出现稳定,A股可能快速上涨,并且开启长牛模式。悲观情景下,期初A股可能会因为外围市场的大幅调整受到波及,但待市场情绪趋于稳定之后,A股将逐渐震荡上行。

  2.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疫情发生前,中国债券市场持续获得资本流入。截至2019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资产规模高达2.26万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约5000亿元左右。由于发达经济体大都步入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而中国利率水平依然相对较高,再加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相对较好,人民币汇率也较为稳定,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境内债券,尤其是利率债特别受到青睐。美联储降息后,中美息差进一步拉大,这将吸引外资进一步流入境内债券市场。再加上国际各类债券指数逐步将中国债券纳入,资本流入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因此,不论是乐观情景还是悲观情景,中国债券市场都将继续获得大量资本流入,甚至在悲观情景下,资本流入可能会更多。

  3.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疫情爆发前,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缓解,人民币汇率重回7以内。疫情爆发后,随着内地疫情形势持续恶化,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并在2020年2月再度破7。然而,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人民币汇率再度回到7以内。美联储意外降息50bp后,人民币汇率再度走强。展望未来,鉴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仍将持续,并且宽松力度可能大于中国央行。再加上中国疫情形势已经稳定,而美国疫情扩散愈发不容乐观,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将继续走强。乐观情景下,人民币汇率将小幅走强,但随后在美国疫情形势稳定之后短期内再度走弱,不过仍将在7以内运行。悲观情景下,如果疫情持续至今年年底,美国经济将遭受较大影响,美联储可能将采取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国内货币政策也将同步宽松,但宽松力度大概率不及美联储。届时中美息差将继续走扩,国内资本流入将持续增多,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将更大。

  四、新一轮强力宽松政策可能为金融危机埋下伏笔

  美联储降息后,可以预见的是,全球各大央行也将在不远的将来追随美联储加大宽松力度,甚至会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然而,在当前“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的全球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刺激效果可能将十分有限。大量资金将不会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向资本市场,推高资产泡沫。对政策制定者来说,货币政策宽松将是一个明知可能效果有限、加大金融风险却又不得不实施的政策选择。因为如果不放松货币政策,金融条件将更加收紧,导致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而一旦在全球经济新常态下重启宽松政策,就好比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没有人知道最终会发生什么,也没有人知道资本市场的狂欢盛宴何时会结束。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在当前高债务条件下,一旦经济无法在宽松政策的支持下继续扩张,资产价格泡沫将极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甚至是经济危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稳定经济,同时也能带来灾难。如何把握宽松的“度”可能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摆在全球央行面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疫情 全球 经济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