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在希望的田野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乡村振兴,就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各地探索适宜的发展方式,既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也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持续激发每个人的参与热情,就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

  农村稳方能天下安,农业兴方能基础牢,农民富方能国家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力度,抓紧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个“全面”二字,尤为重要。近年来,从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再到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步履铿锵。按照乡村发展规律,乡村振兴工作到了全面推开的时候了。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一支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接力再出发,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项目纷纷落地。广袤的乡村大地,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有的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的地方农村改厕出现问题,有的地方盲目搞合村并居、大拆大建等……

  为此,必须要认识到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单级跳”,而是循序渐进的“健步走”。在理念上,要坚持为农民而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在目标上,要坚持求好不求快。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过程,既不能等,也不能急,要拿捏好推进工作的时度效。在方式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当然,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农民是实践主体,也是动力来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历程,从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崛起,从土地流转试水到特色乡村遍地开花,正是发端于最基层农村农民的改革实践,让广袤乡村迸发出了强大的内生活力。今天的乡村大地上,无论专业合作社,还是资金互助组,这些农民自己创造的新事物,正朝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汇聚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就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各地探索适宜的发展方式,既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也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持续激发每个人的参与热情,就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保障大国粮仓安稳 筑牢经济发展根基

  抓牢粮食安全 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