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牛原创:前三季度净亏损5.7亿元 优客工场上市能否迎来春天?

摘要
共享办公曾一度被资本市场追捧。随着WeWork上市失败后,“二房东”的商业模式或被验证不成功。其与共享经济下诸多产品的发展路径一样,资本给共享办公行业带来短暂的虚假繁荣后,理性成熟的发展模式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近日,优客工场向美国SEC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寻求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证券代码为“UK”,投行海通国际和华兴资本担任优客工场首次公开募股的联席主承销商,The Core Securities、Prime Number Capital和CRIC Securities担任联席副承销商。

  据公开资料显示,优客工场成立于2015年4月,由毛大庆先生发起成立。其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真格基金、歌斐资产、亿润投资、中投汉富、创新工场等。2019年11月20日,获“2019年《财富》中国年度创新企业”称号。

  前三季度净亏损5.7亿元

  今年的优客工场的空间数量增加有限,空间会员收入上,今年前三季度收入4.2亿元,这是优客工场最大的收入来源。截至2019年9月30日,优客工场覆盖全球42个城市,总管理面积60.86万平方米,提供工位7.27万个,会员总数为60.96万。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为66个、2018年为162个、今年截至9月底为171个,也就是说,2019年仅增加了9个运营空间,规模增长趋于稳定,同期,成熟空间出租率分别为63%、75%和83%。

  2017年、2018年、今年前9个月,优客工场的净收入分别为1.67亿元、4.49亿元、8.75亿元,同期,净亏损额为3.73亿元、4.45亿元、5.73亿元。

  据招股书显示,优客工场2019年前三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8.746亿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823亿元。其中,会员营收为人民币4.196亿元,营销和品牌服务营收为人民币4.035亿元。净亏损为5.728亿元,同比扩大112%。

  此次优客工场拟赴美上市,可谓是备受关注。优客工场一直被称为中国版Wework,在经营模式上和Wework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外界看来,Wework经历了CEO兼职创始人突然被解雇、上市失败、裁员近三分之一等风波,或将为优客工场的赴美上市蒙上阴影。

  共享办公疑云

  共享办公WeWork上市失败,优客工场却拿过了接力棒。12月12日,优客工场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招股书,寻求赴美上市,股代码为“UK”。

  成立以来,优客工场成为业内最大的“鲶鱼”,合并无界空间、并购Wedo联合创业社、收购洪泰创新空间、将Workingdom纳入麾下。据招股书显示,自2015年9月启动首个合作空间以来,优客工场通过自营模式和轻资产模式将合作办公复制到整个中国并扩大了在海外的业务。

  截至2019年9月30日,优客工场已经覆盖全球42个城市,共计197个联合办公空间,总管理面积608600㎡,提供工位72700个,会员总数为609600,是机构统计的合作办公空间最多、总管理区域和覆盖城市数量最多的联合办公空间。

  据招股书资料显示,“我们的快速增长导致风险和不确定增加,如果我们无法有效地管理我们的增长,则我们的业务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对此,优客工场方面也意识到了扩张带来的阴影。

  同时,WeWork作为优客工场的最大竞争对手,随着WeWork上市失败,优客工场或迎来了抢先上市很好的机会。不过也正因为有WeWork上市失败的前车之鉴,而优客工场的亏损也在不断扩大,其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上市还需要继续观察。

  结语

  共享办公曾一度被资本市场追捧。随着WeWork上市失败后,“二房东”的商业模式或被验证不成功。其与共享经济下诸多产品的发展路径一样,资本给共享办公行业带来短暂的虚假繁荣后,理性成熟的发展模式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由此可见,对于优客工厂等企业如何摆脱“二房东”的单一属性,通过增值服务、社区运营、创新业务搭建等方式向科技公司靠拢,也是其需要完善的问题。目前美国资本市场对共享办公概念疑虑未消,即便上市成功,优客工厂未来能否迎来“春天”,仍是待解之谜。

关键词阅读:优客工场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