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告别高增长 中国经济须警惕滞胀来袭

摘要
有专家认为,此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猪肉价格惹的祸,一旦猪肉价格回归,国内通胀势头自然消退。

  随着,国内各项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放缓至6%,10月份CPI增速却达到了3.8%。更关键的是,经济下行和通胀上升已经成为趋势。

  于是,国内经济学界对经济滞胀的担忧开始升温。所谓经济滞胀(stagnation)是指经济停滞、失业及通货膨胀(inflation)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

  有学者认为,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放缓至6%,CPI增速却上涨至3.8%,国内经济已经初露滞胀端倪。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此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猪肉价格惹的祸,一旦猪肉价格回归,国内通胀势头自然消退。

  而现在真正的担忧是通缩,国内PPI持续在负值徘徊、PMI指数也在50枯荣线以下,所以,目前国内经济下行才是根本所在。

  我们认为,滞胀就是经济增速停滞不前,而通货膨胀却抬头向上。对于决策者来説,如果在滞胀的背景下,持续放松货币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很可能会使国内通胀进一步上升。

  但是如果持续收紧流动性,会导致国内市场上资金量不足,实体经济融资困难,经济会有更大的下行压力。所以,滞胀这种经济现象比较难治理,要比通货紧缩更加可怕。

  正是为了应对目前经济滞胀的局面,决策层除了采了一切措施,控制猪肉价格过快上涨外,央行也先后降低了MLF、逆回购的利率5个基点,意图是引导短期、中长期LRP利率的下行,但是利率又不能下调过多,因为货币政策宽松后,通胀很可能遏制不住,同时资产泡沫也可能抬头。

  显然,小幅下调MLF、逆回购的利率对于遏制经济下行的作用也不会很大。这就是目前经济滞胀调控的难点之处。

  难道应对滞胀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我们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大措施:

  首先,除了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外,还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套。就是要减税降费,把企业和创业的成本降下来,并且为民间投资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态环境。否则,货币政策就算放宽松了,但是大家投资积极性不高,也是没有用的。

  再者,完善国内社保基金制度,解除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把大量存在银行里的钱,变成消费需求,这样可以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国内养老金制度有二条:

  一是,拿出部分国有资产转让变现,用来充实养老金漏洞。二是,适度减轻企业和个人支付五险一金的压力。这样企业可以增加投资和招聘员工,个人可以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

  再次,必须要打开垄断行业的禁锢,允许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进来。目前,国内有很多行业没有开放,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如果放开如石油、烟草、电信等行业的垄断,允许市场化竞争,这样可以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经济下行压力就可以得到扭转。

  最后,除了不再依赖房地产支撑经济增长之外,还要把房地产泡沫给降下来,让房地产恢复到居住属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房住不炒。只有房价降下来了,与当地居民收入挂钩,那么居民就能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扩大消费。

  如果高房价一直持续不降,工资收入一大半都要还房贷,怎么靠消费来拉动经济?所以,中国经济要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去除房地产泡沫。

  中国出现了滞胀的情况怎么办?如果仅靠货币宽松,无法达到“稳经济,控通胀”的效果,必须要多管齐下,方能走出困局。既要减税降费,又要打破垄断藩篱,让更多的民间资本有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完善社保体系,解除人们后顾之忧,可以剌激消费和投资。

  更关键的是让房地产去泡沫,恢复理性,这样百姓收入增加可用于消费,滞胀危机自然迎刃而解。

关键词阅读:消费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