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格斯智库:整数付账 促进捐款的有效方式

摘要
数付账可以减少捐钱产生的痛苦,在整数付账状态下捐款行为变得更容易。

  导 言

  人们日常消费往往会产生少量零钱,这些零钱每次很少,但是日积月累也会成为一笔不大不小的资金。除了少部分精打细算的人重新利用起来外,大部分沉睡在某个角落里,没有发挥出作用来,那么在当初消费时就把零钱捐出去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美国Katie Kelting, Stefanie Robinson等人于2019年3月发表在《消费者心理学杂志》上的实证论文《你愿意整数付账并捐出差额吗?整数付账可以减少捐钱产生的痛苦》(Would you like to round up and donate the difference? Roundup requests reduce the perceived pain of donating)研究了整数付账下捐钱的心理状态。

  作者发现:整数付账可以减少捐钱产生的痛苦,在整数付账状态下捐款行为变得更容易。

  研究背景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并非完全理性,往往会受到行为方式的影响,如关注自身利益还是他人利益、关注内部还是外部等。不同的行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像一个人在平时可能一毛不拔,但是在整数付账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捐赠的行为。

  捐赠行为意味着人们将有金钱损失,而损失是痛苦的。对于同等损失而言,人们感知到的痛苦程度不同,相比于使用现金付款,使用信用卡付款带来的疼痛感更轻。捐赠行为也会造成经济损失并产生痛苦,人们在整数付账情况下捐一样多的钱会降低疼痛感知。

  实验1a设计(虚拟情景)

  选取163名美国私立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者。

  被试者阅读一段内含捐赠请求的购物情景材料,并想象自己是消费者。

  将被试者者随机分为四组:

  “直接索要捐赠”组的被试者读到自己消费了23.01美元,是否还愿意捐出1美元。

  “整数付账”的其他三组被试者读到自己分别消费了23.01、23.49和23.97美元,是否愿意整数付账并捐出差额(99美分、51美分、3美分)。

  所有被试者需要对捐赠请求给予开放式回应:捐赠或不捐赠。

  实验1a结果

  1.   “整数付账”的三组的捐赠可能性均显著高于“直接索要捐赠”组。

  2.   “整数付账”并捐99美分的捐赠可能性显著高于“直接索要捐赠”1美元的情况。

  

  实验1b设计(虚拟情景)

  选取134名美国公立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者。

  被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直接索要捐赠”组和“整数付账”组的被试者都读到自己的消费总额是23.50美元。前一组被试者读到是否还愿意捐出0.5美元,后一组被试者读到是否愿意整数付账并捐出差额。

  所有被试者需要对捐赠请求给予开放式回应:捐赠或不捐赠。

  实验1b结果

  在被要求同样的捐赠金额下,“整数付账”组的捐赠可能性显著高于“直接索要捐赠”组。

  实验2设计(现实情景)

  动物园正在进行1美元捐赠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爱心活动。

  把游客分为四组;

  选取三个时间段的三组游客结算信息作为“直接索要捐赠”组的数据。

  选取一个时间段的一组游客结算信息作为“整数付账”组的数据。

  实验2结果

  直接索要捐赠和整数付账接受率和捐赠金额对比

  

  “整数付账”组的捐赠接受率及捐赠金额均显著高于“直接索要捐赠”的三组。

  实验2分析

  从实验2a“整数付账”结算信息中截取四段数据进行分析。

  前两次分别截取消费金额的小数点为0和01-05的数据。

  第三次截取“整数付账”组的全部数据。

  第四次截取只采用一种支付方式(信用卡或现金)结算的交易数据。

  实验2分析结果

  1.   消费金额的小数点数值与接受率呈显著正相关,即所需捐赠金额越少,接受率越高。

  2.   捐款效应在现金支付组和信用卡支付组中都存在。

  

  实验结论

  •   整数付账并捐出差额的方式比直接索要捐赠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

  •   整数付账的接受更高的原因并不是该方式捐赠的金额更少。

  •   整数付账条件下所需捐赠金额越少,接受率越高。

  •   整数付账可以减轻痛觉,但依然会使人们在捐钱时产生痛感。

  •   整数付账的捐款效应与支付方式无关。

  整数付账效应产生的原因

  •   购买行为和捐赠行为产生的两种痛感是结合在一起的。

  •   相比于购买金额,捐赠金额显得不值得一提,所以人们不愿费神计算。

  •   人们更倾向于让自己的消费总额变成一个整数。

关键词阅读:捐款 整数付账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