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俊杰: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

  饥饿可以让你忘掉一切其他事情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一本新书,也是一本畅销书,叫做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作者是长期从事扶贫工作和研究穷人的学者,美国人塞德希尔·穆来纳森,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德尔沙菲尔,他们发现了穷人之所以贫穷的共同现象,贫困的人永远缺钱,而忙碌的人永远缺时间。这是行为经济学的核心,它实质上是一种心态和能力上匮乏。也就是说,穷和忙其实只是表象,而深层次是你缺少某种能力。

  那么该如何填补这个能力,又该如何摆脱贫穷和忙碌,这本书也给出了很好地一些建议,会让人读完之后,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每个人都是24小时,但却过成了完全迥异的人生,说白了就是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不同,那么到底该怎么摆脱穷人思维,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所以资源稀缺并不可怕,怕的是稀缺的心态。很多朋友不是一直想让老齐讲时间管理吗?这本书里到处都是时间管理的思想。

  在本书的开头,作者说了个饥饿实验,当大家变得饥饿的时候,任何事情都变得不再重要了,所有人的念头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获得食物,食物成了所有饥饿人的最重要的东西,成了人生的中心和唯一,原来最不爱吃的东西,也变得一滴不剩,原来爱干净有洁癖的,在饥饿面前,也已经不治痊愈了。商人不再想发财,学者也不再有理想,他们只想得到食物,什么食物都行。甚至男欢女爱都已经提不起兴趣,而当这些男女开始吃东西,这些饥饿者才会眼前一亮。

  稀缺俘获了大脑,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拥有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他会彻底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就像饥饿之后我们会日思夜想得到食物一样,我们经历的任何稀缺,都会在思想上,自动而强有力的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对饥饿的人来说,就是拼命想得到食物,而对忙碌的人来说,就是急需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对于孤单的人来说,他需要别人的陪伴,而贫困的人,则只能一门心思的想着钱。

  有一个实验,让饿肚子的人和没有饿肚子的人一起去辨认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字,他们的成绩差不多,但是一旦出现关于食物的词汇,饿肚子的人,辨认能力要明显更强,这个实验证明,由于饥饿他们已经被这些想得到的食物俘获了大脑,进入了潜意识,所以他们产生了更快的反应能力。无论大脑的主人是否愿意,稀缺的东西都会牢牢俘获他的注意力。

  有人说,你这是生理需求,那么金钱上也是这样吗?有个实验,让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来估算硬币的大小。结果穷人家孩子眼中,硬币看上去很大,他们会明显高估硬币的尺寸,越是大面值的硬币,高估的越严重,之后研究人员把硬币摆在他们面前,再让他们估算,结果让人震惊,他们估计出的数值比以前误差更大了。可见硬币唤起了他们更强的注意力,从而俘获了人的体验。研究人员还对孤独者做了测试,让他们说出一些脸谱的喜怒哀乐,结果他们的成绩要明显好于,善于社交者,这说明他们亲戚朋友本就不多,所以人际关系上的稀缺,让他们对于别人的情绪更加敏感。比如失恋的人,会更加关注周围人的关系,谁是情侣,谁是夫妻,谁可能从朋友走向夫妻等等。从这个意义来说,那些八卦的人,一定是感情生活并不幸福的人。所以才希望别人也变的痛苦。

  经济学,就是一本研究稀缺的学问,他就是要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看怎么能够组合效率更高的游戏。也就是说,你的钱有限,选择吃什么满足感更多,才有价值,如果你的钱无限,顿顿都是吃公款能报销,那么你也就没有稀缺的感觉,吃什么反而变得无所谓了。比如老齐出差住酒店,都是邀请方出钱吃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我基本就是吃点爱吃的,吃饱就得,没有什么非要吃回来的感觉。10几年前,那时候比较穷,连吃好伦哥都要算计,怎么能把自助餐的成本吃回来。所以稀缺才有选择,如果资源无限你反而不会去关注。但在经济世界,稀缺是永远存在的,你可以不关注自助餐了,但你可能会去关注房子,别墅,真等你有几个亿的财富,你又开始关心游艇,飞机,小岛,收购公司这类的东西。所经济领域稀缺无处不在。只是大家所稀缺的东西不一样。

  即使你真的像马云一样富可敌国了,真的不缺钱了,那么你稀缺的东西就将是时间,你可能一点私人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在时间表的督促下,参加各种会议,参加各种活动。想再床上多赖一小时可能也是奢侈的。所以对于稀缺的感觉,取决于可用的资源和我们自身的体验,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太少时,大脑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就会影响我们行为,需求更多,拥有更少,于是你就会变得很不幸福。

  稀缺不仅仅是一种实质上的约束,也是一种心态,他会实实在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力,你越是缺钱,就会越想赚快钱,结果反而会亏掉更多的钱。越是肥胖就越想减肥,最后会让自己更加不健康。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有个工作没有完成的时候,你干什么事情都会是心神不宁,不由自主的就会心不在焉,心智是有容量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带宽。它包括两种能力,分别是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控制力,举个例子,对于人的认知能力来说,贫穷状态会比彻夜不眠产生的影响更大,不是说穷人的带宽不如富人,而是因为贫穷的经历会降低任何一个人带宽。

  没钱,没时间,没朋友,没有食物,都会导致带宽降低,最后的结果就是,会降低大家的执行力,使得我们难以坚持按计划行事。读到这老齐有个感悟,当我刚开始投资的时候,也知道很多方法和策略,但是往往很难坚持下去,后来逐渐实践逐渐积累,慢慢的变得心智成熟了,也逐渐走上了投资的正轨,之前我觉得可能是积累了经验,如今看到这本书,我想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收入增加了,钱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对投资赚钱的心态变了。也就是说贫穷可能才是限制之前的我执行策略的障碍。随着资产的不断积累,特别是当你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你就会心态完全不一样。反正我的生活不会再有变化,无非也就是多赚还是少赚的区别。没有那么急功近利了,反而投资的错误也就越来越少,收益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作者说,他找到了一个你总是失败的解释,稀缺本身会进一步加剧稀缺,你越想干什么,往往就事与愿违。越想减肥越减不下来,越想生孩子,越是怀不上。越想升职加薪,结果总是没你的份,越想在股市赚钱,结果却赔的越多。因为你的方法错了,心态错了,所以结果也会更加的错误。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开个会,一开始大家都漫无目的的瞎聊,当意识到时间不够的时候,便会集中注意力,会议的后半段,效率明显提升,这就是时间不够制造了稀缺,我们开始集中精力,稀缺俘获了我们的注意力。如果写个报告,一周时间,你总是能拖就拖,美其名曰在构思,想写一个很漂亮的报告,直到拖不下去了,第二天就要提交了,前一天往往会加班加点,甚至彻夜不眠。但这也只能是应付差事,跟你要的效果大相径庭。

  有个实验,老师布置学生3周校正3篇论文,第一组3周截止,校正3篇论文的错误,第二组每周交一篇校正的论文,你觉得那组学生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从时间上来讲,显然第二组更加紧迫,但是他们迟交的情况更少,校正出来的错误也更多。所以截止日临近,让学生的效率提高了。英国功勋首相丘吉尔就说过,英国人头脑最好用的时候,就是快要来不及的时候。所以截止日期,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他可以让人集中精力去做事情。老齐给您翻译下,作者的逻辑是在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截止日的作用,来推动自己的效率,我们不要设定总的目标,而要习惯拆散目标,设立无数个小目标,让行动路径变得清晰,比如3周3篇论文,就不如1周1篇论文,你一周写篇报告,就不如每天让他写一页报告。尽可能把截止日弄得临近一些,好让对方的注意力尽快集中起来。

关键词阅读:稀缺 贫穷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