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俊杰:20年赚20倍的公募基金!为何个人投资者亏了?

  

  昨天,银河证券发布了一份基金报告,分析了2004年到2019年的公募基金持有人的结构情况,从全部基金口径来看,个人持有公募基金6.69万亿元,而机构持有6.52万亿元,基本算是打了个平手平分秋色,不过这里面再仔细研究,可就不一样了,个人的钱最爱买的是货币基金,随着余额宝的成功,各种宝宝类的货币基金成为了吸引个人投资者的主要产品,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买这种货币基金,就买了4.5万亿,而机构投资者只买了2.7万亿要少的多。

  那么也就是说,刨除掉货币基金这个类似于储蓄的无风险产品之外,个人投的公募基金只有2.15万亿,而机构达到了3.82万亿,比例一下就变成了36%64%,机构成了公募基金投资的主力。而且令人费解的是,2007年是公募基金最热门的时候,不算货币基金,个人投资者总共持有2.7万亿公募基金,而到了2019年则下降到了刚才说的2.15万亿。而机构投资者倒是不断的上升,成为了公募基金的主要持有人。一开始本来定位于大众理财的公募基金,现在越来越像是机构专户

  

  如果再细分,机构投资者,持有了90%的债券基金,近47%的股票基金,37%的货币基金,持有最少的是混合基金,只持有了26%,那么相反,个人投资者则最偏爱混合基金,持有74%,其次是股票基金也超过一半,达到53%,然后是货币基金,最不爱持有的就是债券基金。占比还不到10%

  

  这组数据说明什么?个人投资者不愿意投公募基金了,为什么呢?肯定有人会说,公募基金的业绩太差,也赚不到钱,赔起来一点也不少。所以也就越来越没有信心,但是真的是这样吗?2018年的时候证监会公布了一组数据,偏股型基金从1997年开始,到2017年这20年,平均的年化回报率是多少?超乎大家的想象,达到了16.5%,注意这只是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其实都超过了20%,这么说不直观的话,那么我们换算一下,16.5%大概相当于5年翻一倍,20年翻20倍,而20%的收益,意味着4年翻一倍,20年翻38倍。你在1997年投入1万元,2017年能拿到20万,甚至是38万。这个收益绝对是相当可以了。

  

  但是,恐怕投资者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大家觉得非但没有赚到大钱,甚至没有赚到钱,有人做过统计,即便在基金投资里,依然遵循721赚的法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在这本应该产生巨大收益的时间中,赔了很多钱?这是为什么?

  其实,答案就在基金的持有结构里,刚才说了,个人投资者拿了74%的偏股基金,拿了53%的股票基金,而抛出货币基金外,个人投资者其实只占基金持有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个人投资者很多人都选择了all in股票类基金的方式去投资,一把买入,然后全仓持有。一看风向不对,又一把卖出,美其名曰止损或者调仓。结果就变成了追着热点跑,最后虽然买了基金,但是也一点都没少赔。人家公募基金跌下去又涨上来,最后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个人投资者却在高点进,低点出,进进出出,根本没赚到钱,反而损失惨重。

  

  那么到底该怎么投资,其实机构的持仓已经告诉你了,机构一共持有非货币类公募基金三分之二的份额,但却拿走了90%的债券基金持仓,也就是说有机构们投资基金的时候,通常至少持有一半的债券基金,这部分是打底的资产,旱涝保收。而且这些年来,债券市场的收益一点都不差,有很多纯债基金能拿到年化6-8%的收益,那么你持有一半的债券资产,至少这块每年会给你贡献3-4%的总资产收益,而且波动幅度特别的小。几乎很少有年份是债券亏损的,即便亏损回撤也不会超过5%。至于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机构们其实拿的不多,加起来还没有散户持有的多,占他们自己持仓的40%不到,这就极大的控制了资产回撤,股市大跌一半,对他们来说,也就跌不到20%,股市大跌的时候,通常债券和商品会大涨,也就是说再跟其他资产一平均,损失可能连10%都不到。所以机构们自然心态很好,他们还能通过释放债券的仓位,然后到股市里去抄底,增加自己的收益。

  那么我们算笔账,刚才说了,债券每年固定有3-4%的回报,股票基金他只要一直不卖,长期有16.5%的回报,按一半算,他总资产的回报超过了8%,也就是说股债均配之下,长期来看机构的平均回报在11-12%,别忘了还有一个高卖低买平衡收益,可以增加1-2%,最后机构们的长期回报在12-14%之间是很正常,也很轻松的。而且他的回撤要比个人投资者小的多。也就是说大家动辄就亏损一半的年份里,人家只亏了10%几,所以你心态崩溃了,人家则忙着抄底。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巴菲特那句话,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但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巴菲特从没有让自己的股票资产超过总资产的60%,他还拥有保险公司持续不断的现金流收入,所以真相是他从来就没有恐惧过,这才是大实话。

  老齐认识那么多投资高手,那么多专业机构,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实现长期盈利的,从未见过一个抓牛股,一把梭all in一个基金实现大赚特赚的。所以个人投资者应该醒醒了,这么干是肯定不行的。即便基金再好,风险一来你到时候也谁都不信了。还是那句话,投资理财这条路上,除了你自己,没人帮的了你。不学习是肯定不行的。

关键词阅读:公募基金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