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刷卡很简单?算错数就都是坑!

  别掉坑!最容易忽略的信用卡陷阱

  对90后、00后而言分期消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通过计入分期手续费再在未来一段时间慢慢还,提前支取的消费模式让年轻人可以轻松支付起手机、电脑、旅游、奢饰品服饰等消费。问题是信用卡的「分期手续费」和实际利息有着天壤之别,决策时并不能只看银行提供的手续费率就决定要用信用卡分期付来消费。

  01

  信用卡分期付的利率陷阱

  记住一件事,银行是靠贷款赚利息的,所以银行很想客户贷款。但是在银行发出信用卡给用户之前,并不能假设用户的消费都需要分期。不管实际情况都向客户营销分期是很不合理的。

  因为在借记卡中,用户是先有了存款再消费,很难据此推算客户的用款需求。但是信用卡就不一样了,几乎所有用户都是直接透支消费,想免息都是账单还款日直接还上,而到期之前银行都有理由尝试向透支消费的客户营销分期付。

  典型的分期付术语包括:免息转为分期付款、每月手续费最低仅x%。

  一条典型的银行分期付营销短信

  这两条银行想说的就是一件事「分期很划算」,但是这两句话其实都引自一个神坑「分期付年化利率很贵」。

  假设你向银行借了¥12,000元,一年后银行要你还¥12,000元,那多出来的¥600元就是利息,这一年的利率就是¥600÷¥12,000=5%。如果借款计划是半年,还是借¥12,000还¥12,600,那么借款的年化利率就是10%,因为银行可以收回借款后再贷出来,全年共收到¥1,200利息。

  回头再来研究银行营销的两条术语。

  「免息转为分期付款」表明银行现在收的并不是利息,银行真正的意思是为后续带百分符号「%」的部分提供前置条件,因为一般情况下「%」前的就是年化利息率,但是如果说明了不是利息,那就不受约束了。

  以上图为例,「每月手续费最低仅0.48%」,意思是一笔¥12,000元的分期付,延迟一个月还,那手续费就是¥12,000×0.48%×1=¥57.6元。年化是¥57.6×12÷¥12,000=5.76%,确实是很低的利率。但是如果打算分12期,手续费就是¥12,000×0.48%×12=¥691.2元。关键在于,此时你每个月还是要还金额是(¥12,000+¥691.2)÷12=¥1057.6元。其中¥57.6为当月利息,而¥1000为本金,所以还款一个月以后,第二个期账单开始你的贷款余额只有¥11,000,但是第二期账单需要还的金额还是¥1057.6,其中¥57.6还是当月利息,所以第二期账单的实际年化利率就是¥57.6÷¥11,000×12≈6.28%。

  最后一期的贷款余额是¥1,000,¥57.6还是当月利息,当期的年化利率是¥57.6÷¥1,000×12=69.12%。整体的年化利息率是5.76%的两倍11.52%,分期期数越长,计算实际年化利率的时候增加越多。

  02

  信用贷款是把双刃剑

  个人信用贷款是近几年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大力推广的业务,能让个人在不提供房产、车等抵质押物的情况下获得一笔相对大额的资金,具有办理方式简便、到账快的特点。还有人这么说,90后拿出手机点几下,1分钟钱就到账了,确实很方便。加上互联网广告的大力推广,让年轻人觉得「钱来得如此容易」。而对于生意、凑买房首期这些需求,个人信用贷款确实提供了免于向熟人开口的资金途径。

  问题是,钱来得太容易确实会让人身陷囹圄。举债相当于提高了个人财务的杠杆率,但是和企业的财务杠杆率不同,企业举债提高杠杆,是因为企业通过进行会计记账和分析,能够精确计算企业主营业务的毛利率、资金成本、财务费用等参数,能够根据股东要求的目标净利率来计算出对应的杠杠率,是一个可以求出解的决策过程。但是个人提高杠杆率用于改善生活,所得到的好处要转换为现金流才能还上后续的账款,从生活改善到收入提高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就不是一个可以求出解的决策过程。

  当你算计着后面的工资可以覆盖每个月的月供的时候,是不是从不考虑被辞退的风险?银行有更多数据支持难道不知道这一点么?银行当然知道了,所以所有信用贷款的还款计划和信用卡分期付都有一样的特征:实际年化利息率大大高于标称的手续费率或利率。对银行而言,只要利率溢价高于坏账率即可,但是对于个人而言,一次征信污点就可能让自己和最爱的人永远无法通过在合理的时候提高杠杆率上车——按揭买房(等投资)。

关键词阅读:信用卡 按揭 消费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