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毅:LPR改革 推进利率并轨 后续影响如何?

摘要
8月17日,央行公告表示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本次改革重点包括:1)报价方式从原来银行自主报价改为银行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加点的方式报价。

  2)报价品种由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扩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银行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参照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

  3)报价银行范围从原来10家(工农中建交、招商、中信、浦发、兴业、民生)扩展至18家,新增了2家城商行(西安银行和台州银行)、2家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和广东顺德农商行)、2家外资行(渣打和花旗)和2家民营银行(微众和网商)。

  4)计算方式由原来按照上季度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加权平均改为算术平均。

  5)报价频率从原来每日报价改为每月20日(节假日顺延)。

  LPR改革推进贷款端利率并轨,疏通货币传导机制。事实上,前期监管层多次发言也表示要推进利率并轨,强调存贷款利率要分开走,先推进市场化报价利率取代贷款基准利率,此次LPR改革是利率并轨的关键一步。由于本次LPR改革采用新老划断的方式,所以贷款基准利率将伴随存量贷款存续一段时间,而后伴随存量贷款到期或将退出历史舞台,实现贷款端的利率并轨。

  LPR前期报价方式虽然为银行自主报价,但各大行报价时多参考贷款基本利率进行报价,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形下线,使得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路径受阻,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的效用。而本次LPR改革后将会形成“货币政策利率→LPR→贷款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有助于疏通货币传导机制。

  后续LPR下降幅度仍有待观察。基于监管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扶持实体经济的初衷,后续央行降低MLF的动机较强,所以短期内LPR大概率下行。但考虑到LPR最终报价仍取决于各个银行加点情况,因此最终下降幅度和效果仍有待观察。

  优质中小企业或更为受益。而最终银行对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仍取决于企业议价能力,大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有望与LPR下降幅度保持一致。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将会进一步出现分化。具体来看,伴随LPR中枢的下移,银行净息差将会收窄,银行不得已提升风险偏好,下沉信用资质,此时相对优质的中小企业贷款或将受到追捧,因此相对优质的中小企业将会受益。

  商业银行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剧。对于商业银行而言,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下行,行业净息差将会收窄,考虑到采用新老划断的方式,所受冲击相对有限,但后续银行业将会进一步分化。一方面,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的情况下,负债端成本市场化占比较高的银行有望维持净息差不变。另一方面,随着后续银行下沉信用资质,贷款端具备优质中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资源、风控体系较为完备的银行将更为受益。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超预期;2)LPR改革不及预期。

关键词阅读:LPR 中小微企业 降息 利率传导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