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创业板十周岁 深交所创业板该如何“突围”?

  2019年8月18日,新华社受权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这标志着经过40年改革开放之后,深圳改革将再次出发,它不仅要充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排头兵,更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是新时代赋予深圳的伟大历史使命。

  经过40年改革开放,深圳经济总量(GDP)已经超过香港和广州,在亚洲大城市排列第5位。与香港和广州相比,深圳最大优势是高科技及先进制造业。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它拥有大批中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例如,华为、腾讯、中兴、大疆、比亚迪、迈瑞等。2018年,深圳共有7家企业位列世界500强榜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4万家,销售收入在1千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13家、百亿级企业65家。2018年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9.54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的城市。

  今天,深圳改革再出发,下一个30年(到2050年前后),中央已为深圳明确了坐标与方向。我们仅从粤港澳大湾区来讲,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行政特区是一线之隔,二者的关系,既是经济融合,也是市场竞争。在经济总量上,深圳虽然超过了香港,但在人均GDP方面,仍不及后者。目前香港人均GDP达4.6万美元,而深圳人均GDP约为3万美元左右。此外,在金融方面,香港不仅拥有开放程度很高的国际股市及金融衍生品市场,而且它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也就是说,深圳与香港在金融领域的融合与竞争,将大有可为,尤其是利用“科技+金融”来武装深圳的先进制造业,将是下一个30年深圳经济再次腾飞的关键在所。

  内地仅有两大股票交易所,其中一个就设在深圳,这是深圳的天然优势和骄傲,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它、发展好它。在市场定位上,深交所如何与上交所及港交所相互融合、相互竞争,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战略布局,我们需要有大格局、大视野。

深交所市场构成(单位:家;万亿元)

深交所

上市公司

总市值

深市主板

471

6.73

中小板

936

8.52

创业板

769

5.19

合计

2176

20.44

注:表中数据摘自深交所网站。

  沪深港三地都设有主板,不过,深交所已暂停传统大市值主板,而改为发展“中小企业板”(仍界定为主板),它与上交所及港交所的主板有着明显的差异化特色。然而,在创业板或科创板设置上,三地却在市场定位上仍不够清晰、特色不够明确。

  1999年港交所推出创业板;十年后的2009年,深交所推出创业板;又十年后的2019年,上交所推出科创板。目前港交所的创业板正处在检讨与反省阶段;深交所创业板则正处在彷徨与焦虑阶段,而上交所的科创板则在今年横空出世。相比主板的成熟与稳健,创业板或科创板的市场定位仍在探索中。

  2009年10月30日,深交所创业板正式开市,还有两个月年满10周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十年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为769家,总市值约5万亿元,仅占A股总市值的10%。由于创业板对创新企业缺乏足够的包容性,再加上港交所“创新板”构想与上交所“科创板”的横空出世,使得原本并不自信的深交所创业板更加焦虑彷徨,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2017年香港交易所就设立创新板以及对检讨创业板征求市场意见,此举旨在拓宽香港资本市场上市渠道及完善香港上市机制,让更多类型的发行人能够来港上市,提升联交所旗下市场的质素和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港交所提出要建立创新板,并分设创新主板和创新初板,允许未盈利创新企业及特殊股权结构企业IPO;同时,提高创业板及主板门槛。

  结果,2019年上交所科创板捷足先登,并同步试点注册制,它将港交所创新主板的设想在几个月之内就变成了现实。事实上,在港交所设想的“创新板”中,创新主板相当于上交所的科创板,而创新初板则相当于深交所的创业板,而港交所未来改造后的创业板,则相当于深交所的中小板。

  不过,港交所这一征求意见稿至今仍停留在讨论阶段,而上交所的科创板却已落地实施,而深交所的创业板即将启动再次改革的大幕。应该说,对于深交所的创业板而言,这次改革可能关系到它的前程和未来,因此,深交所应该充分利用此次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机遇,对创业板进行一次大刀阔斧改革,切不可在细枝末叶上修修补补、小打小闹,借此为创业板重新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挂牌对象明确为中小型创新企业

  目前沪深港主板在大市值、大蓝筹企业上的竞争基本上已告一段落,它们未来的竞争焦点必将转向创新企业与中小企业。在这一点上,深交所已经先行先试,并占据了较大的优势。虽然港交所早在1999年设立了创业板,但由于定位不准,上市资源不充分,因此,香港创业板形同虚设,一直缺乏生机和人气。从2000年开始深交所暂停传统主板业务,2004年转向中小企业板,它为中国民营企业首次提供了IPO专用通道;2009年深交所又设立了创业板,进一步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然而,深交所创业板由于继续沿用了主板的核准制及IPO标准,人为抬高上市门槛,将众多优秀的创新企业排斥在门外,这是深交所创业板设立时的历史局限性,但它直接影响了创业板的前途与发展,这在不知不觉中也背离了创业板设立的初衷和使命。直至上交所科创板的横空出世,创业板才有了一种失落感,并开始警醒,思考改革。

  为此,深交所必须要抓住此次深圳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对创业板进行重新定位。我建议,既然上交所科创板已定位为“创新主板”,即大型创新企业板,那么,深交所创业板则应继续突出自身优势,服务中小创新企业,可定位为“创新初板”,让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创新企业板”。

  事实上,按照港交所的设想:一旦香港创新板(分为创新主板和创新初板)推出,香港创业板将会被改造为“中小企业板”。在这一点上,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应有自己的明确分工与定位,并保持各自的特色与差异化运行。

  (二)必须尽快复制科创板的注册制

  上交所科创板推行的注册制,无论从制度、规则到流程,均已基本成形,并已落地实施,深交所创业板完全可以全盘复制科创板的注册制,不必另搞一套。

  (三)设立多通道、低门槛的IPO标准

  据港交所的咨询文件披露,创新初板将只对专业投资者开放,上市要求“比较宽松”,不设业务纪录或最低财务要求,但上市时市值最少要达到2亿港元。很显然,香港创新初板的挂牌标准太低,十分类似于新三板的味道。

  因此,深交所创业板的IPO标准必须高于港交所创新初板,但必须明显低于上交所科创板的IPO门槛标准,并同样设立与之相对应的多通道IPO标准,它在IPO扩容上应该比科创板更占优势,这将是一个比科创板更加包容的子市场。

  只有这样的“创业板+科创板”组合,才能全面对标美国NASDAQ市场。

  (四)新股申购取消“市值配售”

  新股申购取消“市值配售”的做法,理由十分充分,因为创业板改革后,IPO定价将真正市场化,它将废除23倍发行市盈率上限管制,因此,“打新”不再是无风险投资,更不是福利。

  事实上,创业板的新股申购最初是没有“市值配售”的,因为2009年至2002年期间A股IPO全面取消了“市值配售”,并对所有场内外投资者开放网下与线上新股申购,而且要求必须实缴资金参与申购,这极好地杜绝了因市场异常可能出现的集体“弃购”风险。不过,当时新股申购期间实缴资金冻结产生的不菲利息,是由发行人无偿占有的,这确实有些不妥,我建议将实缴资金冻结所产生的利息全部无偿划归投资者保护基金,这应该是最公平、无异议的做法。

  (五)率先恢复T+0回转交易机制

  1995年之前,A股市场是允许T+0回转交易的,但自1995年1月1日开始暂停了T+0回转交易机制,理由是市场不成熟、存在过度投机。然而,20多年后的今天,尤其是在沪港通、深港通业已开通多年的实践来看,我们也应该借鉴港交所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在深交所创业板率先恢复T+0回转交易机制,一是有利于沪深港交易机制走向融合与统一,二是有利于为创业板提供便利化的风险对冲交易机制。

  (六)全面取消个股涨跌停板制

  1996年12月以前,A股市场也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但自1996年12月16日起开始实行涨跌停板制,理由仍然是市场不成熟、存在过度投机。事隔20多年后,我们也该重回过去的做法,向港交所学习,废除个股涨跌停板制,尤其是通过无涨跌幅限制的T+0回转交易机制,可以平滑股价波动,对冲坐庄力量,这样更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还原股价信号。

  总而言之,深交所不能总停留在改革设计与可行性论证之中,要尽快动起来,将创业板改革付诸实施,并以创业板作为深交所发展的标杆与特色,为深圳改革再创辉煌。

关键词阅读:创业板 深圳 大湾区 香港 IPO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