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远之:服务产业成第一大产业中国经济迎来新阶段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服务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数据显示,1952年-197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195亿元增长到905亿元,年均增长5.4%,比GDP年均增速低0.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低5.6个百分点。1978年末,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只有24.6%,排在三次产业最末位,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低3.1和23.1个百分点。

  2012年-201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244852亿元增长到469575亿元,年均增长7.9%,高出GDP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1.3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6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2015年超过50%,2018年达到52.2%,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

  服务业比重的不断提升,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质量的不断提升。众所周知,出口、投资和内需被称为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是出口会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处于不确定状态,对出口有一定影响,而一个过于靠出口的国家容易产生“荷兰病”,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依靠投资可能会在一定时间点产生投资效率降低的现象,并且可能会造成粗放型投资,对于环境和资源存在过度耗费的现象,而“三驾马车”均衡发展才是一个经济体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迹象。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发展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服务行业的发展就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愿意在服务业上进行支出,敢于消费,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花在高质量服务上的支出不断提升,并且产生了很多新业态,比如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业。

  此外,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链延伸,也会使服务行业得到有效发展。比如三一重工通过工业物联网技术,可以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未来可以探索商业模式的变革,以对服务收费取代对产品收费。再比如云计算,就是用户完全不用购买服务器,将数据储存在云上,从而将产品变为了服务,而这样的变革在欧美早已经发生。

  同时,科技发展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劳动向第三次产业延伸,是一个客观规律。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以通过劳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为特征的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经历了大规模发展后,比重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首先在经济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金融业、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尤其是科技的发展衍生出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以及其他新兴产业转移,近年来,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高达70%左右。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导致劳动向第三产业延伸,从物质生产领域向精神生产和社会服务领域延伸。

  对于个人而言,需要思考的是在这个趋势当中可以做什么。笔者认为,应该跳出自身环境来看待自己,发挥个人能力,打造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这方面获得收获;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也不能为高而高,避免造成产业空心化问题,第三产业应该是基于高质量和高科技的服务业。

关键词阅读:第三产业 经济稳定 产业延伸 新阶段 第二产业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