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入场券难寻 资管机构如何进入金融科技下半场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间,消费金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之下迎来了爆发性发展,尤其以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等业务为代表。

  7月16日,京东数字科技携手《中国经营报》在北京举办“金融科技下半场——第一届资管科技行业高峰论坛”。会上,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发表“金融科技下半场 共建大资管新生态”主题演讲,并指出未来金融机构会逐渐进入线下为主、强金融属性的资管领域,金融机构需要建立更强、更专业的金融科技能力。也就是说,金融科技必须进入下半场。

  在过去的几年间,消费金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之下迎来了爆发性发展,尤其以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等业务为代表。而这些业务之所以能够率先爆发,主要是因为消费金融这些业务形态立足于线上的特征与金融科技的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能力是匹配的。

  而这些业务,从陈生强的分析来看,属于侧重线上并且具有弱金融属性,同时也是强客户型的。所以就像很多的互联网行业一样,消费金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以用户数量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追求流量是重中之重。

  但是用户数量增长不可能一直继续下去,总会撞上天花板的,那么在这个时候,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很自然地就要把注意力放到如何去提高现有业务的服务水平,以尽可能留住用户,并且同时去开拓其他的业务。

  其实这也是一个顺其自然的选择。因为头部互联网公司,比如京东,在早期做流量生意的阶段,有意无意地发展出了雄厚的数字技术能力。这种内部功能化的业务本来是服务于自己内部需要,但是逐渐地,当这个业务本身足够强大的时候,就可以转化成对外服务的业务了。

  当数字技术业务可以独立地对外提供服务,这实际上已经为金融科技进入下半场做好了技术准备。金融科技下半场的主要特征就是,金融机构不再局限于对流量的追逐,而是要实现从纯线上到线上线下相融合,从弱金融到强金融的转变。

  而强金融的典型业务就是资管。在过去的几年,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但就目前而言,其做出的尝试局限于线上获客、智能投顾等领域。而在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比如投资端的信息采集、风险定价、投资决策和信用中介等方面的尝试,则严重不足。

  个中原因,首先是资管机构本身科技化、数字化的意愿并不强,因为在过去的金融行业,充斥着非标投资、刚性兑付、层层嵌套、资金池等操作手法,信息透明度低、线下依赖度高。其次是金融科技本身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的技术,这对以业务为主以技术为辅的金融机构而言,就算要引入也面临着比较高的技术门槛。

  但是在资管新规出台以后,“刚性兑付+资金池”的模式不再符合监管要求和市场发展趋势,投资者从过去的“期限和收益率”偏好转向“风险与收益”偏好,资管行业从“渠道为王”进入“产品为王”、“配置为王”的新阶段。而在这个阶段,资管行业自身也必须随之做出反应,首先要提高存量业务的经营效率,其次要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所以,资管行业有了强烈的对金融科技的现实需求,而金融科技发展至今日也具备了极强的对外服务的能力。而像京东数科这样的企业,早就看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并有意地进行了相关的布局。早在今年2月份,京东数科就推出了资管科技产品“JT²智管有方”,并在7月份开始实现从技术系统服务向开放平台服务提升。从相关介绍来看,该产品包括7大中台服务模块,包括3大通用型服务模块和4大投资技术服务模块,旨在为资管机构提供个性化业务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金融科技企业所做的主要是为资管行业赋能,而非直接参与资管行业竞争,这也是最好的选择。金融科技下半场势必以资管科技为核心,这既是金融科技公司业务拓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技术服务资管行业,提高整个资管行业的服务水平,实现技术与资管的深度融合,不管是对于资管行业还是对于金融科技行业而言,都是一个共赢的局面。(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关键词阅读:金融科技 互联网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