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言:开放银行与科技赋能 哪个代表行业趋势?

摘要
开放银行只是过渡态,科技赋能进化地更彻底。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2019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之夜” 闭门研讨会上的发言,有改动。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

  这两年,金融科技行业里有两个问题热度最高,一是科技赋能,一是开放银行,即银行4.0。科技赋能主要由金融科技巨头主导,而开放银行则由银行业主导,问题来了,开放银行与科技赋能,哪个代表行业未来趋势呢?

  从时间上看,科技赋能始于2017年,以五大行联手五大金融科技巨头为标志;开放银行火起来,则在2018年,2018年也被称作国内开放银行元年。

  开放银行在后,是否可以讲开放银行就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呢?恰恰相反,在我看来,开放银行只是过渡态,科技赋能进化地更彻底。

  说到开放银行,我们需要问四个问题:谁在开放?向谁开放?开放什么?为何开放?

  银行在开放,向场景方开放,开放的是自家产品,开放的目的则是要与场景融合,继而触达更多用户。

  所以,本质上看,开放银行仍未脱离场景金融的范围。2010 年以来,随着用户活动的线上化,用户已习惯于在线上场景中获取金融服务。对银行而言,固守传统渠道——包括网点、PC官网和手机银行——不再有效,“用户不走向我,我只好走向用户”,于是在心态上从保守走向开放,主动与场景方合作、融入场景、走向用户,这便是开放银行。

  不能否认,个别银行科技实力很强、零售转型也很成功,开放银行之路,不仅在开放产品,也在开放科技能力;但就多数银行而言,依旧停留在产品开放阶段——开放二类户、开放消费贷产品,仍在场景金融的射程之内。

  说到场景金融,这个词在2015年很火,因为早期的互联网金融就是场景金融模式,如基于电商场景的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和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等,所以早期的互联网金融也被称作场景金融。

  顾名思义,场景金融是将金融融入场景之中——主要是线上场景。这种融合,带来了场景数据与金融数据的融合,从而滋养了大数据风控、滋养了金融科技。2016年起,金融科技接棒互联网金融,成为热门词汇;金融科技也成为可独立对外赋能的产品,从成本中心变成盈利中心,金融科技开放赋能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场景金融在前、开放赋能在后。基于同样的逻辑,开放银行在前、开放赋能在后。开放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从开放产品走向开放科技,继而与科技赋能的趋势合流。换言之,具体到单个银行,若不能从开放产品过渡至开放科技,则开放银行之路,必然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此外,说到金融科技,大家一直有个争论,就是究竟科技重要,还是金融重要。在我看来,这要看具体角度,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科技对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环节层面,科技正在重塑金融行业全流程;二是产业链层面,科技因素的崛起,导致产业链各方的重新排位。

  在业务环节看,科技服务于金融,金融为本,显然金融更重要。而从产业链层面看,科技与金融,可以简化为科技赋能方和资金提供方,从二者的话语权来看,科技赋能机构的话语权正越来越高,而不少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提供方则有沦为资金通道的风险,所以,应是科技更重要。

  那能不能金融与科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呢?

  难度比较大。个别金融机构,尤其是全国性金融机构有这个实力;多数金融机构,尤其是区域性金融机构,则只能专注一端,专心做业务,找到差异化的生存空间。

  全国性金融机构有全国性场景、全国性客户、全国性数据,实力雄厚,有基础自建科技核心竞争力,可以两条腿走路——业务和科技两不误。而区域性金融机构,客户受限,数据受限,人才受限,在科技上很难做好,不得不聚焦于金融业务,接受他人的科技赋能。这个现实要接受,越早接受,越利于自身发展。

  但是,也不是所有区域性银行都能在业务层面找到差异化的生存空间。客观现状是同质化居多,差异化非常稀缺,大部分区域性金融机构,科技实力不行,业务上又没有特色,只有一条路可走——退出。

  当前,各个细分领域都有分化加速的趋势,这是大量区域性金融机构退出的反映,也是一种信号——未来会有更多的机构要走上退出之路。

  这是没办法的事,也是科技驱动金融的必然结果。科技之于金融,降本增效防风险,强者的辐射范围、服务能力不断拓展,就会挤占中小机构的生存空间,优胜劣汰就会到来。市场不再需要这么多金融机构,这是好事,但短期内,阵痛也是难免的。

关键词阅读:开放银行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