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维:独角兽工业富联盘中跌停再度破发的冷思考

摘要
实际上何止是科创板定价需要更加理性,整个市场的定价也需要更加的理性。

  股票涨跌很正常,可是独角兽企业工业富联一度跌停还是颇为意外,这可不是一家普通的独角兽,是一家特批走绿色通道的独角兽,开启了上市的富士康速度,就是这样的一家独角兽也让投资者亏了不少钱,究竟发生了什么?

  上周五工业富联收报于12.83元,已经处于破发状态,但走势整体平稳,周一开盘一字跌停,让人大跌眼镜,跌停背后不是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而是网下战略配售的解禁,实际上就是流通市值增加,公司4.91亿股限售股将于6月10日起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2.47,可是配售解禁部分不算资金成本,发行价是13.77元,对应股价12.83元,亏损6.8%,网下机构会不会止损抛售实际上还是一个未知数,可是市场自己惊吓自己,放量跌停,说明工业富联目前估值还是没有得到大资金的认可。

  工业富联市盈率20.16倍,看起来不高,但是与工业富联一季报业绩相比,并不低,一季度工业富联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801.21亿元,同比增长3.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28.74亿元,同比增长8.31%。报告还显示,一季度工业富联的研发投入高达17.28亿元,同比增长28.84%。个位数的增长,对应20倍市盈率就目前市场大环境来说真的算不上便宜,何况800亿元营收对应28.74亿元净利润,净利润率有点低,只有3.5%左右,这样的基本面未来业绩弹性并不大,

  工业富联上市之初市场是非常乐观的,有机构预测总市值可以达到6000亿元,也就是对应股价30元左右,也有机构给与近42倍的估值,总市值达到6600亿元上下,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工业富联从独角兽到破发再到一字跌停,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也需要投资者冷静的思考。

  工业富联IPO之际,网下配售部分出现大量的弃购,说明部分机构不看好未来的股价表现,为以后股价下跌埋下隐患,公司网上弃购新股数量为217.07万股,网下弃购新股数量为116.23万股,网上网下合计弃购数量为333.31万股,弃购金额达4590万元,这一金额创下A股新高

  首先独角兽未必就是高增长

  独角兽与高增长是两码事,只有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独角兽才可能有高增长,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不一定就会出现高成长,工业富联是代工企业还是工业互联网企业,上市之初就存在颇多的争议,从招股书上来看包括这三大板块: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从招股书的财报比例来看,工业富联的代工业务占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收入分别是92.07%、92.17%、94.85%,工业富联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28亿元、2727.13亿元、3545.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3.5亿元、143.66亿元、158.68亿元。净利润率仅为5.26%、5.27%和4.42%。很低的净利润率业绩也就缺少很高的弹性,这样的公司可以长期持有获得稳健收益,也就是以获得股息率作为主要的收益,因此估值准确就十分重要。

  上市以后工业富联业绩也是平平淡淡的,与17年利润158.68亿元相比增速也不高,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53.78 亿元,同比增长 17.16%,利润总额 200.71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9.02 亿元,同比增长 6.52%。

  实际上工业富联更多的是一家成熟的精密加工企业,当然其精密加工在业内是赫赫有名的,不是公司质地不好,而是市场对其行业定位出现偏差。

  其次是工业富联转型并不顺利

  上市之初 围绕工业富联的定价定位争议一直存在,媒体资料上市之际,工业富联就不断强调自身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定位、并通过更改上市公司名称来强化这一种市场意识。后市工业富联的估值,就是在代工厂与工业互联网转型之间寻找平衡,

  在工业富联上市前夕,笔者写过一篇文章《工业富联大量弃购不止于锁定期有关》,文中有一段,在其467页招股说明书中,谈及互联网的产业布局,大多尚未落地。招股说明书的“不利因素”还显示,“工业互联网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工业互联网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此,证监会发行部在反馈意见书中同样在表达疑虑,“请发行人(富士康股份)补充披露公司名称含‘工业互联网’的原因,该等称谓是否客观准确且有充分依据。”

  从目前工业富联收入结构来看,工业互联网收入占比还是很低的,财报显示通信网络设备销售收入为2591.54亿元,同比增长20.82%;云服务设备销售收入为1532.24亿元,同比增长27.27%。两者合计4123.78亿元,占总入比例是99.3%,可见代工收入还是主流,工业互联网收入方面,2018年,工业富联率先在精密工具板块和通讯设备制造板块的部分领域完成了熄灯工厂的样板改造,实现营业收入47.66亿元,占比有点微不足道的况味。

  网下配售只能稳定短期股价

  A股是一个较为奇葩的市场,估值水平与流通市值存在一定的关联度,流通市值越小,股价和估值越高,反之流通市值越大股价和估值越低,另外整个市场对IPO较为敏感,尤其是对大盘股发行较为敏感。

  工业富联的IPO发行,发行价格为13.77元/股,发行股份数约19.7亿股,募资总额271.2亿元,为2015年7月以来募资规模最大IPO,轰动一时,为了对冲大盘股对市场走势的冲击,引进了战略配售制度,网下战略配售5.91亿股,对应的募资金额为81.35亿元,股份锁定期为12-48个月。战略配售的机构以央企、地方国企、互联网巨头、金融机构为主。

  短期看,工业富联上市之初流通市值是减少了,新股上市以后涨幅可能会大一点,对大盘影响小一点,但是长期看,网下配售终究需要上市,因此网下配售只能稳定一时的股价而不能长期稳定股价,以工业富联为例,周一有4.91亿股战略配售上市,股价一字跌停,大量资金在跌停板出逃。

  可见网下配售并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目前科创板也希望引进网下配售部分,目的是提高机构报价的理性,同时降低大盘股发行对资金面的扰动。

  可是从工业富联来看,部分机构询价也不是特别的理性,尤其是部分机构对股价预测更是离谱,预测目标价同现在股价相差太大,周一跌停较发行价跌去16.12%,即使按照11.68收盘价计算,也较发行价跌去15.18%。

  可见要让科创板定价更加合理,还需要机构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能否坚守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底线,充分发挥专业的价格发现能力,遵循独立、客观、诚信原则合理报价。

  实际上何止是科创板定价需要更加理性,整个市场的定价也需要更加的理性。

关键词阅读:工业富联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