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君:全攻略:一文彻底了解科创板“打新”

摘要
如果规模不大的话,我们认为他会秒杀银行理财,甚至可能超过信托产品。

  【壹】

  影响因素、规则以及实务

  影响科创板网下打新收益率的主要因素:

  1、 中签率(发行量、申购机构家数);

  2、科创板股票上市价与发行价的交易差价;

  3、 新股发行节奏;

  4、 产品规模的摊薄效应;

  5、 底仓股票的波动风险;

  6、 管理人有效定价的能力。

  科创板网下配售数量远超现行A股,最主要的因素是回拨机制。科创板最多回拨网上10%,而目前A股最多回拨50%,科创板规则要求至少70%通过网下发行。

  同时申购资格牌照化(不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打新),导致网下申购家数大批量减少。同样是定价规则,导致定价可能是有节操的。

  定价基准是各类投资者报价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孰低者,超过10%、10-20%、20%以上就需要多披露风险并延长发行期。

  新股发行节奏,前几个月肯定是批量发行,是全年的时间分布不均匀,收益率主要集中在前几个月。

  产品规模影响因素很大,因为公募基金存在顶格申购,根据我们的历史统计,2018年以来1亿以下顶格申购的家数占比超过75%,所以1亿以下的小公募更划算,2亿规模的基金打新收益率会被稀释一半,以此类推。

  底仓市值波动,比较容易对冲的手段是,公募基金完全指数化建仓,然后自行根据自己投资比例做股指对冲。

  讲一下底仓规模:目前,A股发行很多情况下C类底仓规模是要求6000万,但是A类可以1000万,所以很多公募是做1000万的底仓策略,但是根据我们今年以来的统计,要求A类超过1000万底仓的股票发行家数高达30%,也就是说,如果科创板延续这个比例,1000万底仓会漏掉30%的打新机会,这是以打新为主策略的基金不能容忍的。

  管理人定价能力非常值得一提:

  (1)高报价策略无效,最高的报价会被直接剔除(剔除量不低于整体网下申购量的10%);

  (2)低于最终发行定价的申购全部无效。目前研究机构的测算都是按照平均分配来计算收益率,其实差异会非常大。

  最后介绍一下产品设计思路:

  1、集合资金类型,我们推荐认购私募,私募再认购小公募的策略,公募规模尽量不要超过1亿,并关闭大额申赎;公募指数型建仓6000万;私募同步卖空指数对冲底仓风险。当然大家觉得仓位风险小做增强型品种也可以。

  2、集合股票型:找到合适的长期持有股东(含私募投资者),大宗交易模式转入产品,用于打新,产品形态可以是公募,也可以是私募,公募的操作难度比较高,但是确实有很多设计空间,比如硬凑股票,也可以自行开发指数做特定指数基金。

  3、搬家型:直接把大股东的大额流通市值转入私募专户,用于打新底仓。这个里面创新空间更大,可以是简单代持,也可以开发结构化产品转移原来的股票质押业务,还也可将场内股票质押融资与打新策略相结合,从最近接触来看,有特别大的市场空间。

  【貮】

  打新的风险和收益分析

  打新分网上网下两种方式,按照规则,10%-20%是分到网上的,网下的话大概有70%-80%。

  网下大概10-20%分配给战略投资者,还剩下50-60%是再分配给其他投资者,但其他投资者现在目前不包含个人投资者,因为个人投资者不能直接参与网下打新。

  这里面50%-60%的额度,主要是分配给A类投资者,B类投资者和C类投资者。

  A类投资者主要就是指公募基金的公募产品,还有社保基金;

  B类投资者主要就是指保险机构;

  C类,包括公募基金的专户、券商的资管计划、期货子公司、还有符合资质的私募基金。

  这里面账户数最少的,肯定是B类投资者。因为保险机构目前符合的账户数可能就是三五百个。

  A类投资者的话是相对比较稳定,因为要新增公募产品的数量也是比较麻烦的。

  C类投资者现在统计数不太明朗,因为C类比较容易备案。按照目前的配售比例,A类要大于B类,要大于C类。

  还有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像A类的公募基金的公募产品,他的配售比例是按照账户数,不是按照持仓市值配售的。

  假如公募产品A有100亿,公募产品B只有1亿,如果大家都是获配1万股,100亿也是获配1万股,1亿也是获配1万股。

  大家知道收益是按分子除以分母,也就是说,只要达到门槛以上的,它的分母越小,分子相同的情况下,产品的收益率就会越高。

  所以大家找公募基金产品合作,要在适当的规模体量下面,但太小又不行,因为太小可能不够门槛。

  之前有传闻,有一些保荐机构提出科创板的底仓市值是1000万,但后来听说被否了。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大概是6000万的底仓市值,要日均20个交易日。现在还有人爆出是日均持仓市值要8000万,不一定很容易实现。

  如果按照现在大家所了解到的,7月1号科创板就会正式上线。如果这样反推,日均市值要达到6000万的话,在六月份,还有端午节基本上要开始建仓了。

  本身大概是一个多亿左右的产品,时间还来得及,如果再慢一周,第一批不一定能赶得上。

  以上是科创板网下打新的简单规则介绍。

  接下来,谈谈风险和收益的问题。

  政策风险基本不存在,科创板大致7月即可推出,风险主要来源于两点:

  一是持有底仓的风险,你要参与科创板的网下打新,你需要有底仓市值,意味着你底仓的市值会产生波动,会产生一种风险。

  二是会破发的风险。

  底仓市值的风险,其实手段较多,有很多对冲工具,可以把底仓市值的波动给对冲掉新。

  至于破发,科创板会不会类似港股经常出现破发呢?

  从科创板的整体设计背景、意义、领导层的重视的程度不难得出科创板需要确保稳定运行的结论。破发长期来说不可预知,但是短期之内风险不高。

  另外,光喊口号不行,要看有无实实在在的机制保证。

  保荐人以前是只荐不保,现在他要被动跟投,跟投的价格是大家询价之后的最后的发行价,所以这里会有一个利益平衡的机制,IPO的企业、保荐机构、询价机构,几方都会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让大家在这里面有利可图,这是一种机制的保护,当然还有“绿鞋机制”,这样来看,短期身破发的风险不是很高。

  打新收益其实来源于几大块,底仓市值可以打科创板,可以打个股,可转债,基差等等,当然科创板是大头。

  我们首推能够参与到公募基金的公募产品打新,这些收益是最高的。因为公募基金产品,配售比例高,收益率也自然要高一些。

  如果规模不大的话,我们认为他会秒杀银行理财,甚至可能超过信托产品。

关键词阅读:科创板 打新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