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平抑服务贸易逆差需政策托举

  “在经常贸易项目中,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正在逐年萎缩,而且很有可能持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服务贸易出口形成新的动能替代。”

  在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进出口额达到了1.2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6%,其中服务出口实现了4634.9亿元,同比增长了10.3%。不过,与出口规模相比,我国服务进口却达到8265.1亿元,服贸贸易逆差依然多达3630多亿元,而这也是在去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创下1.7万亿元的历史新高之后的首个季度贸易逆差,同时也是第96个季度的服务贸易逆差。

  放眼全球不难发现,我国目前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比为16.7%,服务出口占整个贸易出口的比重仅为9.6%,双双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此生态凸显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短板的现实,同时也反应出了服务贸易出口的巨大伸展空间。必须强调的是,在经常贸易项目中,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正在逐年萎缩,而且很有可能持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亟需服务贸易出口形成新的动能替代。

  放在整个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考量,增强服务出口,首先要做大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的体量,强化服务出口的支撑力与供给力。一方面,我国要加快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另一方面,我国要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推动制造业国际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而在生活类服务业方面,一方面要切实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以撑大文化、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领域的民间投资半径,锻造出服务出口的多元化主体,同时继续扩大金融、电信以及互联网等服务领域的开放口径,通过引进优质外资形成服务市场的“鲶鱼效应”,倒逼国内企业在服务产品上加快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要延展与增强服务出口的长板。目前来看,我国部分高级生产要素优势正在局部形成,新型生产要素正在加速积累,劳动力优势正逐步向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本优势转化,资本优势正逐步传导到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知识产权、标准等高级生产要素优势的积累中,新兴服务出口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步提高。为了稳固与加强长项,推动服务出口朝着高附加值领域跃进,我们有必要在定向性地加大出口退税、进一步下调增值税率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政策感应,同时注意促进新兴服务出口力量的渗透与互动,强化海外市场作战的整体匹配能力。

  再次,要弥补与加长服务出口的短板。知识产权与旅游服务是目前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两个最主要来源。在促进知识产权出口方面,一方面在国内要通过科技银行等形式加大科技成果向市场实用的转化,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以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海外预警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新技术、新知识型高端人才的培育,建立人力资本持续累积机制,同时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释放知识产权的聚集与裂变功能,以扩张知识产权输出竞争力。而在旅游服务出口领域,要利用技术赋能,比如要通过传统媒介以及VR、AR等新型工具,加强对外旅游形象与旅游产品的宣传,同时要推动旅游企业“走出去”,与外国旅游商开展资本与业务层面的合作,加强海外营销能力;此外,要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途径调动旅游企业开展境内游,优化国内旅游产品,改变单一观光旅游形式,丰富吸引海外游客的文化旅游元素。

  第四,要有目的地及时调配服务出口市场。美国作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短期内不会改变。这不仅因为美国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地,更由于其技术创新以及金融输出能力占据比较优势。不过,中国完全可以借助 “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服务出口的新空间。此外,欧洲是全球服务业最大的进出口市场,而且欧洲占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市场也相对比较开放,因此,欧洲应成为我国谋求签署服务贸易投资协定的主要伙伴。作为过渡性措施,中国可以考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投资建设中欧贸易园区和产业合作园区,谋求彼此的互惠与双赢。

  最后,要做足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服务业的出口其实就是企业在更宽幅和更纵深的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对标国际规则提升自身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水平乃题中之义。加强中国服务出口的比较优势,有必要在服务特色、服务内容丰富度以及服务信用丰满度等方面持续改良与深耕不辍。

关键词阅读:贸易逆差 服务贸易 生产性服务业 托举 平抑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