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生:中国服务业提升的积极影响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中的服务业产值占比逐渐提升,2019年一季度经达到57%,TMT、租赁商服、交运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增速位居前列。这一结构性变化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报告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中的服务业产值占比逐渐提升,2019年一季度经达到57%,TMT、租赁商服、交运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增速位居前列。这一结构性变化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经济的外贸依赖度降低。由于产出属性的差异,服务业的可贸易性弱于制造业。中国制造业与商品出口的相关性高于服务业与服务出口的相关性;虽然服务业占比稳步上升,但出口结构中服务品的占比却维持低位。随着可贸易属性更弱的服务业占比逐渐提升,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也在发生着有利变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商品与服务净出口在中国GDP中占比降至不足2%,对GDP增长的拉动也下滑至0%左右。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对于外需波动的调适能力将更强。

  服务业对于就业的稳定作用更大。这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数量超过制造业部门;二是,同样增速水平下,服务业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更多;三是,服务业提供的就业稳定性更高;四是,服务业对于高学历与低学历人才都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但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服务业未必是生产率增长的拖累。经济服务化带来的生产率增速降低,被认为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中枢下行的原因之一。但实际情况未必如此:首先,2008年之后TFP增速下降是各行业整体放缓的结果,制造业降幅甚至高于服务业。其次,过去十多年间,中国服务业TFP的平均增速高于其他部门,并且在2015年以来震荡回升。得益于较高的生产率,以及对其他部门产生的正外部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服务业占比提升有助于增长与就业稳定在合理区间。目前,中国宏观调控方式转为底线思维,即只有当增长与就业脱离安全区间时,才会进行大规模的逆周期干预。随着中国经济中服务业占比的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和效率均有提升。这不仅为中美贸易争端正酣之际,中国赢得更多缓冲创造了条件,也为继续推进结构性供给测改革,型塑“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格局奠定了基础。吸纳就业较多的一些生活性服务业部门、以及对生产率提升作用较大的TMT等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值得重点关注。

关键词阅读:服务业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