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缘何越演越烈 有何根治药方?

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上市公司不断传来丑闻,先是康美药业近300亿元货币资金“一夜蒸发”,接着是康得新122亿资金“不翼而飞”,让全国舆论媒体一片哗然,虽然目前暂时还没“坐实”是否财务造假,但种种迹象表明,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十之八九。

  最近一段时间,上市公司不断传来丑闻,先是康美药业近300亿元货币资金“一夜蒸发”,接着是康得新122亿资金“不翼而飞”,让全国舆论媒体一片哗然,虽然目前暂时还没“坐实”是否财务造假,但种种迹象表明,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十之八九。

  事实上,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见报端,如南纺股份连续五年虚增利润财务造假案、上海物贸连续五年财务造假案、键桥通讯连续四年业绩造假案、雅百特财务造假案、尔康制药财务造假案等等,让人目不暇接,更让人徒唤奈何。

  而上市公司胆敢财务造假的底气何来?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巨大利益,通过财务造假营造虚假业绩达到诸多不可告人之丑恶目的:或规避连续三年亏损而被终止上市的危险,从而达到继续保壳在资本市场谋利;或者制造虚假经营繁荣让更多投资者参与购买股票推高股价达到在高位套现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促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胆大妄为主要是造假成本过低,相对于财务造假所获得的动辄几亿元、数十亿元的巨额利益,违规成本牛一毛,几乎可忽略不计。如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对上市公司的顶格罚款不过60万元,对责任人员的顶格罚款不过30万元,这对造假公司的震慑力如同“隔靴抓痒”,较低的违规成本与背后窃取的巨大利益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也成为上市公司频频实施财务造假的“祸根”。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性相当大:一方面,这种行为属于主观故意的恶意行为,容易引发“羊群效应”,造成资本市场造假泛滥和“劣币驱逐良币”,破坏整个资本市场生态;另一方面,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使广大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所有上市企业失去信心,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此,根治上市企业财务造假行为已成当前资本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也是广大民众的急切期盼。而从当前现实看,应重在夯实制度基石:

  加大立法进度,夯实法制基石,提高违法成本,增强上市公司敬畏之心:要加强法律建设,对财务造假行为实行“零容忍”,将其与欺诈上市同等“治罪”。就是凡发现有财务造假行为的上市公司,一经查实追究当事高管的刑事责任,实行终身监禁,让其将牢底“坐穿”,使财务造假得不偿失,营造不敢违法、不能违法的法治环境,增强法治的震慑力,铲除财务造假空间。同时,及时修订和完善《证券法》,从严经济处罚,消除“挠痒痒”式处罚模式。这方面可参照美国的处罚方式:让造假公司及其相关的投行和会计师事务所都遭到灭顶之灾, 比如安然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罚款5亿美元而破产; 三大投行也因涉嫌财务欺诈被判有罪并被重罚,高管也被判了重罚并支付巨额罚款,帮助安然造假的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也被判处妨碍司法公正罪后宣告破产。对此,我国不妨将原来《证券法》对机构顶格处罚60万元、对责任人顶格处罚30万元,修改为处罚10亿元、50亿元甚至100亿元的罚款金额,并将处罚由机构向责任人个人倾斜,凡涉及财务造假的相关人员一律将其家产抄没,让其倾家荡产;同时参与财务造假或对财务披露信息把关审核不严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除让其关门破产之外,对相关责任人一律追究责任,将其送进监狱。除此之外,按照证监会颁布的强制退市新规,将财务造假信息披露列为重大违规违法行为予以强制退市。

  而且,为了推进财务造假上市公司强制退市的顺利进行,建立好政府强制退市退赔基金,用于对中小投资者在财务公司造假退市后的损失补偿,基金来源从平时上市公司经营的利润中抽取、还有政府收取的交易佣金和税收中适当补充一部分。而且还可考虑由政府监管机构、民间自律组织联合建立中小投资者维权代理机构,专门行使维护中小投资者股权职能,增强中小股民的利益“要价能力”,也增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制约能力,削弱上市公司的强势地位,维护中小股民的权益。同时,在完善证券民事赔偿中贯彻倾斜保护原则,在举证责任、赔偿范围、诉讼程序等方面适度向中小投资者倾斜,鼓励中小投资者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此外,还可考虑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监管的社会灵敏度,提高财务造假监管的有效性。当前公司财务舞弊手段越来越多,涉及主体也越来越多,很多背后有“保护伞”,查处越来越困难,应当扩充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的执法素养和执法能力,将所有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纳入监管范围,把更多资源向一线执法部门倾斜,保证资金、资源充足到位,在加强执法硬件建设如大数据系统的同时,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主动性,让财务造假公司无所遁形,让财务造假者无法蒙混过关。

关键词阅读:上市公司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