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声:虚拟银行落地竞耗时十九年 香港金融科技升级亟待加速

  5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宣布,金融管理专员已经根据《银行业条例》向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授予银行牌照以经营虚拟银行。这四家公司背后实为阿里、小米、腾讯和中国平安(港股02318)。对于虚拟银行,香港期望甚高,希望能借助内地互联网巨头的经验和资源,一举扭转近年来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缓慢的尴尬局面。

  根据香港金管局的定义,“虚拟银行”是主要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与内地的银行相比,虚拟银行可以说是互联网银行、直销银行两者的合体,是金融行业的一种创新形式。但内地早已拥有同类机构超过100家,如微众银行、中信直销银行、工行直销银行等。

  众所周知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然而,在近年勃兴的金融科技创新浪潮中,香港由于自身原因无奈落在后面。

  瑞士卢塞恩大学做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中,香港落在第十名。《2018年金融科技全球中心城市报告》显示,在中国所有金融科技发展城市的排名中,香港也落后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这与香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甚相符。

  究其原因是香港传统金融行业非常成熟发达,监管体系也十分完备,但正是由于完善的监管体系造就了相对高的创新准入门槛。

  因此,首先要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让更多初始资本量较少、有核心技术和资源的金融科技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提升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

  其次要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发布的《2017年香港创新活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本地研发支出占GDP比例仅有0.8%,远远低于北上广深杭平均5% 6%的水平。当前香港需要扭转前期政府资助或拨款申请流程冗长,节省高昂的时间成本以加快金融科技行业发展。

  此外,要加快推动金融科技项目的审批和落地运营,从2000年香港金管局发布《虚拟银行的认可》到发布牌照足足相隔十九年,显示其对金融科技发展的紧迫意识并不强。可喜的是,2017年香港推出“迈向智慧银行七项措施”,包括推出快速支付系统、金融科技监管沙盒2.0版本、引入虚拟银行、推出“银行易”简化监管要求、促进开放API等。但是,目前香港储值支付工具(即内地的第三方支付)也仅发放13张牌照,加上虚拟银行8张牌照,可以说金融科技作为金融辅助的角色才刚刚起步。

  长远来看,香港需要加快对资本与技术的嫁接,提升整个金融行业科技水平,最重要还是要带动占市场主导地位的传统银行业进行新一轮更新迭代。

关键词阅读:香港金管局 香港金融管理局 金融行业 科技行业 科技公司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