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各国央行新一轮量宽能救起经济吗?

摘要
今年以来,市场总是传出全球经济将面对衰退的风险,所以不少金融机构的分析师及政府官员的言论就是要求央行让货币政策宽松了再宽松,以便防止该国经济出现再次进入衰退。

  今年以来,市场总是传出全球经济将面对衰退的风险,所以不少金融机构的分析师及政府官员的言论就是要求央行让货币政策宽松了再宽松,以便防止该国经济出现再次进入衰退。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一再指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该让货币政策收紧,不该加息,反之要求美联储减息。可以说,也正是在特朗普的巨大压力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今年不得不突然转向,由2018月12月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态势突然到停止加息及减债,由鹰转鸽,但是对此特朗普仍然是不满足,仍然要求美联储货币政策进一步再宽松。

  不过,上个星期美国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新增非农职位数据显示经济仍然处于强势之中,从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忧虑一扫而空。美国有投资分行分析认为,最新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处于“金发女孩经济”(Goldilocks Economy),一方面经济持续增长,未见巨大的衰退风险,另一方面通货膨胀表示温和。对于这种状态,美联储对利率变化更是有耐心,更是有信心暂停加息。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仍然不满意,继续抨击美联储拖其后腿,并要求美联储减息及立即停止缩表,并要求重新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

  也正是受此影响,全球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好像出现了逆转。全球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正在开始。上个星期,印度央行年内第二次减息。也就是说,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突然间由鹰转鸽之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由鹰转鸽的速度比美联储来得更快、更为彻底。正如有分析所指出的那样,印度今年内第二次减息,与美国有点相似,政府为了顺应执政党对2019年选举的需要,逼迫让原先不听话的央行行长离任,新任印度央行行长达斯上任后不久即宣布减息,这次减息是其上任的第二次。

  还有,在3月底,新西兰央行也如市场所预料的那样,维持指标利率在1.75厘不变,但新西兰央行行长奧尔(Adrian Orr)在声明中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前景变得疲弱,加上国内支出势头减弱,下一个调整利率行动较可能是减息。但是在新西兰央行2月中议息时,新西兰央行还是认为有意在2020年或之前保持利率不变,并说下一步调整措施,加息或减息都有可能,因此这次新西兰央行突然变调改变倾向减息,也令市场十分意外,使得新西兰元应声下跌。可以看到,新西兰央行2月公布议息结果以来,整个市场形势并没有多少变化,而新西兰央行3月议息的基调突然转向,很大程度是受全球央行的影响,特别是美联储的影响。所以,市场预计,新西兰央行最快在5月减息0.25厘,而8月仍然有机会再减息一次。而且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突然转向的影响,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都有机会今年减息,马来西亚也出现要求减息的声音,以解决国内物价出现下滑的问题,连韩国都可能下调利率。而欧盟与日本的量宽的货币政策则一直没有停止过。

  现在的问题是,现代国家的政府只要看到经济增长有问题,都会要求央行祭出货币政策宽松的大旗,如大幅度降低基准利率,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以此让企业及家庭能够获得更多低成本的资金,以此来让企业增加投资,鼓励企业增加招聘人工及提高工人工资;以此鼓励家庭以消费信贷来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随着这些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得以恢复,政府所认为的经济衰退得以化解。比如,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是采取十几次连续减息的货币政策来救经济,并让这种过度信贷扩张的货币政策持续很长时间。当时美国经济是得以恢复,但是催生了一个引发次贷危机的房地产泡沫。中国2009年及2015年的情况也是如此。央行减息及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保住了,但同样把中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泡沫越吹越大。只不过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到现在没有破灭,许多人认为这不是泡沫,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常发展而已。

  还有,对于全球市场来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欧盟、日本及其他发达国家央行都在一而再再而三采取过度信贷扩张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把短期基准利率调降到零的水平,甚至于有些国家央行还采取了负利率的政策,同时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企业及家庭的融资成本是降低了,但是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货币政策已经实施了十年以上了,全球经济并没有由于实施这种过度扩张的信贷政策得以恢复,反之一年又一年地都有分析认为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何也?

  因为,成本如此之低的资金大量流入市场救全球各国经济,美国是这样,中国、欧盟、日本等也是如此。其实,这些由银行体系涌出来的大量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更多的流入到了各种资产。在美国则是流入股市,造就了美国股市持续十年的大牛市;中国则流入房地产市场,吹大一个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

  因为,当大量的低成本的流动性涌入市场之时,整个经济状态只是处于恢复之际,社会的实际需求处于缓慢地过程中,企业是没有意愿借钱进入实体经济的,他们更有意愿借钱进入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只有能冒更高风险,押注于风险投资、私募基金、首次公开招股(IPO)、新兴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赌注,才有希望来获得高回报、高收益。所以,近十年来,全球各国央行都采取过度扩张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但这些流动性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在不断地推高各种资产价格:股市及楼市。

  事实已经证明,这种过度信贷扩张的货币政策是无法救起实体经济的,反之,它会让不少国家的企业、政府及家庭的债务负担全面上升。前十年是这样,目前各国央行这样做,结果也会如此。而各国央行都愿意这样做,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央行及政府会对此行为要承担责任,同时这种政策还可以时间换空间,把现实所面临的问题让后人来承担。

关键词阅读:央行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