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勇:有了科创板 ST会不会等于PRE-IPO

摘要
A股的上市、退市规则一直以来都是以净利润为核心的,所以一家公司如果持续亏损,就会触发退市条件,当然为了提醒投资者注意退市风险,在退市前会被进行特别的风险警示,就是大家所谓的ST制度。

  A股的上市、退市规则一直以来都是以净利润为核心的,所以一家公司如果持续亏损,就会触发退市条件,当然为了提醒投资者注意退市风险,在退市前会被进行特别的风险警示,就是大家所谓的ST制度。

  当然,众所周知,一个公司被退市后,价值会大大降低。

  但是持续亏损的公司真的就价值很低吗?科创板肯定会改变A股市场这个普遍认知。

  由于此前A股连续盈利才能上市,我们无法找到一个从来没有盈利就上市然后持续亏损导致退市公司的案例。

  但是,我们在离我们很近的新三板能找到一个案例,让我们来重新审视这个现象。

  新三板有家挂牌公司君实生物(833330),主要从事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公司自成立以来收入很低,持续亏损,其中2017年亏损3.17亿元,2018年亏损更是高达7.23亿元,加上2016年也是亏损的事实,君实生物如果是在A股上市的公司,自然就触发了三年连续亏损导致退市的条件,需要实施退市处理。

  按一般的理解,退市后这家公司也会不怎么值钱。

  当然新三板不是以利润为标准决定是否退市,所以君实生物一直在三板正常交易。

  并且其交易价格给出高达近百亿的估值,但是毕竟由于新三板交易不够连续,大家对三板给出定价的社会认同度会比较低,所以,一个亏损公司到底值不值钱,值多少钱,三板定价的说服力是不太够的。

  2018年底,君实生物在香港上市了,发行了1.59亿股,筹资接近30亿港币,而且发行后股价持续上扬,近期股价在30元港币之上,较新三板30元人民币的股价非常接近,公司目前市值高达180亿元,由于有三板和港股两个市场互相印证,相信大家对公司虽然亏损,但是对该公司十七项在研药品,包括十一项肿瘤免疫疗法在研药品、两项代谢疾病在研药品、三项针对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药品及一项治疗神经性疾病药品的研发结酸性结果比较值钱这个结论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以目前两个市场表现,君实生物如果没在香港上市,怕是这次也是第一批申报科创板的公司了。

  所以,亏损与否不是资本市场给出估值的唯一视角,一个公司能否有好的前景预期,是更重要的一个视角。

  新三板也有ST制度,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第4.2.8条规定,挂牌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对股票转让实行风险警示:

  (一)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三)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风险警示第二个条件,目前新三板有一家新药研发企业ST泽生(871392)也被实施了风险警示,这个公司按照现行A股标准看,肯定不会被投资机构作为PRE-IPO的对象看待。

  但是,我们今天有了科创板,科创板上市标准主要是市值标准,只要投资者愿意买单,企业就可以上市并获得融资。

  我们通过公开信息可以发现,公司在研多款心脑血管、肿瘤治疗等新药,其中治疗心力衰竭的重组蛋白药物重组人纽兰格林已分别在中国和美国通过二期临床试验,按照科创板的第五套标准:40亿发行市值+通过二期临床,合理预测,只要中介机构愿意推,投资机构愿意给出40亿的发行市值,公司在科创板完成上市似乎也并非天方夜谭。

  除去对公司在研药品管线、未来市场价值的专业判断,似乎这家公司确实跟我们之前所谓的PRE-IPO阶段很相像了。

  特别声明,我做上述分析绝非推荐股票,本人对生物医药技术非常陌生,也不对上述判断负任何责任,我只是通过上述简单分析告诉大家:科创板的改革对私募股权机构的策略和风格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以前的VC阶段到科创板上保不齐就是PRE-IPO阶段,换个角度,即便你投资的是科创板的PRE-IPO,但是却未必赚钱,PRE-IPO要变天了。

关键词阅读:股市 科创板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