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中央部门集中“晒预算”让钱花得更“阳光”

摘要
4月2日,2019 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

  4月2日,2019 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新京报记者统计,昨日共有102个中央部门公布了今年的预算,财政部表示,此次预算公开做到了能公开的部门都公开。

  这也是机构改革后中央部门首“晒预算”,自然,受到的关注也更多。而从今年中央部门“晒预算”的情况来看,至少出现了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时间提前,集中公开预算的的时间比去年提前了整整11天;二是部门增加,公开预算的部门比去年增加了13个,达到102个;三是更加透明,各部门预算内容更加细致、全面,一些部门特别就“三公”经费预算的增减作出详细说明;四是效果明显,如财政部压缩了4.34%,税务系统降低了6.91%。住建部则减少一般公共预算16.06%,减少额达到1.5亿元。

  众所周知,自 2009年财政部首次公开经人大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和中央财政预算的四张表格,到2010年首次推进部门预算公开,98个中央部门有75个公开了部门预算,到现在绝大多数部门都公开预算,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不仅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力度持续加大、透明度不断增强,地方预算公开也在持续加快、深入推进,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

  而从这些年部门预算公开的情况来看,随着预算公开透明度的不断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效应也越来越强,政府真诚地把账本亮出来,让公众知道钱的去向、了解钱的用处、理解财政的困难,公众则面对政府亮出的账本,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情况,让政府的账本更透明、让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少、让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能够在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保持财政运行的基本平稳,与预算公开是分不开的,与公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尤其重要的是,预算“透明度”的增强,也带来了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提升。近年来,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支持政府决策的热情不断提高与增强。如个税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就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参与,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又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公众也能依据实施情况,及时地把意见和建议反馈到政府职能部门,以便于在制定新的政策时能够更加客观理性、更加符合企业实际。

  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财政收支的矛盾相当尖锐,很多应当投入的资金,因为企业运行状况不佳、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无法满足需要。但是,由于预算公开,企业和群众已经对国家账本充分了解。因此,公众对政府的理解度也在提升,都能比较好地理解政府的不易、财政的困难,能够尽可能地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继而对各项改革措施的支持,也从过去的被动转向主动,从阻力变成动力。

  当然,由于经济社会正处于积极变化之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预算公开也是常抓常新,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与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所以,从“晒预算”的角度来看,可能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从公众的要求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提高预算公开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通俗性,能够让公众一眼就看懂预算、一眼就明白预算、一眼就理解政府。这就要求,有关方面在编制预算时,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在公开预算时,更加简单明了。尤其是子项目,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模糊,而要清晰,要能够一目了然。新增的项目,则要更加直观地说明,更加通俗地表达。只有这样,预算公开才能更透明、资金使用才能更合理、才能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

关键词阅读:财政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