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互联网巨头裁员“此起彼伏” 经济寒冬来了?

摘要
最近,互联网巨头裁员与阿里巴巴宣布不裁员,并继续招聘,都无不牵动着公众的心弦。

  最近,互联网巨头裁员与阿里巴巴宣布不裁员,并继续招聘,都无不牵动着公众的心弦。

  日前,《证券日报》报道称,一首“凉凉”在互联网领域响起,滴滴等互联网企业相继宣布裁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自2018年以来,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纷纷陷入裁员风波。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一部分,进入2019年以来,互联网金融领域裁员声音也随之四起。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底至今,已经公布裁员的互联网公司至少有28家,其中包括人人车、腾讯、eBay、唯品会、趣店、摩拜、去哪儿、七只考拉、猩便利、当当网、便利蜂、途牛、小红书、网易严选、蘑菇街、拉勾网、美图、PPTV等数家知名电商互联网公司传出类似裁员消息。

  而此前也曾被网传裁员的阿里巴巴,无论是出于责任担当抑或撇清谣传,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内部管理会上明确表示,阿里巴巴不会裁员,相反将继续开放招聘,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培训计划,同时投入更多的平台资源,帮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无疑是所谓互联网裁员潮中的一股暖流。

  虽然说互联网裁员潮有点言过其实了,但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因为,相关互联网巨头都相继公开坦诚了裁员的事实。但有人借此认为,互联网寒冬来了,甚至进而推测经济寒潮来了,大企业提前主动瘦身过冬。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这是一个盲人摸象的结论。

  首先,从宏观总体来看,没有出现互联网裁员潮。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就近期互联网行业裁员的一些声音作出回应。孟玮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发改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包括到有关企业进行座谈,和有关行业进行座谈调研。从了解到的情况看,互联网企业的招聘和用工总体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现象。

  其次,互联网企业招聘有增有减。例如阿里巴巴就业总数有增无减。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显示,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的员工总数首次超过10万人。拼多多等诸多互联网新秀也一直处于招兵买马的扩张期。同时,阿里的新零售不仅创造了智能导购、AI训练师、阿里云智能工程师,还提供了本地生活服务近300多万蜂鸟小哥就业岗位。

  其实,当前的互联网裁员更像是一种企业或者行业的内部调整,从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回归理性与价值,并不能由此来推断互联网行业或者整个宏观经济。

  我国互联网热潮始于2014年,这一年,阿里上市、腾讯破万亿大关,在资本的助推下,互联网企业呈井喷式发展,不仅初创企业众多、岗位需求也异常旺盛,不少岗位的竞争态势呈1:1000的比例,也正是在那时,原本只需要30人的小企业,可以无视成本招入数倍的人。正是无限的需求与高额的薪水使互联网就业人数疯狂上涨。

  同样,也正是这种不计成本的招聘、推广、扩张虽然带来了企业流量的快速上涨,但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而这种发展模式也注定了裁员只是其中必行一环。例如共享单车企业的就业就可能存在一部分正常的回吐。

  互联网企业大多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完美的创意、资本的涌入、跑马圈地、转流量为盈利。待到企业闯过了诸多关卡,走上成熟的发展道路。便开始意识到初创与成长期所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包括混乱的组织结构、臃肿的管理体系以及冗杂的人员配置。换句话来说,裁员更大程度上意味着互联网调整阶段的开始,企业开始重视成本,重视长久发展。

  笔者认为,即便是市场上总响起诸如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等说法,但不能否认的是,互联网市场空间依旧庞大,见顶之说仅限于某些领域如共享单车,整体而言,待开拓的业务还有很多。因此,靠着不计成本的抢地盘、滚雪球的老旧套路已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对人才和战略的重视。可以说,如何让企业更具质量的持续发展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主旋律。

  另外,虽然我们看到了诸多公司的裁员,但针对整个就业市场而言,互联网的溢出效应渐渐明显,在一些企业裁员的同时,与企业相关的上下游的劳务、生产环节蓬勃发展,而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逐步成熟,其更核心的作用将从提供就业向创造就业走去。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人社部拟发布15个新职业,其中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都是互联网行业促成的。因此,个体来看,裁员或许有些悲观,而若大局来看,裁员意味着互联网成熟时代的来临,至少说经济寒流言之过早。

关键词阅读:互联网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