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勇:科创板应该有什么样的“两委”委员

摘要
昨天晚上,上交所第一届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和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公示,自然引起大家的议论,吐槽的居多。

  昨天晚上,上交所第一届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和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公示,自然引起大家的议论,吐槽的居多。

吐槽不稀奇

  综合来看,上市委员会候选人以法律、会计等专业人士为主,咨询委员候选人以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居多,再配比投资机构、监管机构等各方面人士。

  吐槽的焦点是上市委员会也应该突出委员的科技身份,否则又变成了以规范制审核为特点的核准制。

  其实,作为万众瞩目的资本市场改革,无论第一届委员名单如何设置,都会引来争论和吐槽,这一点都不稀奇。

  仔细分析后,我倒是觉得,候选人名单还是基本反映了科创板的定位和注册制的意图,是比较合适的。

两委分权

  在前不久,我撰写了一篇文章,讲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是一场“生产关系”的改革。相比核准制下的发审委“一委独大”,注册制下是分权结构。

  上市委员会只承担部分职能,一个公司能否上市,是由咨询委、上市委、中介机构、投资机构公共选择的结果。各个层级各具特点,各负其责,每个环节都不是能否上市的“充要条件”,仅是必要条件。

  具体来讲,科创板有“三个面向”引领下的定位,更多地服务于科技创新,这是基本点。

  但是哪些技术属于前沿技术范畴,哪些公司正好在这个范畴,这个靶点由咨询委员会在判断。属于这个靶点范围的,就可以申报科创板;不属于的,就不能申报科创板。

  咨询委员会只负责靶点范围,当然也会在是否伪科学方面发表意见,但是这家公司最终能否取得理想的研发成果,研发成果能否顺畅地导入市场,导入市场后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个咨询委员会不负责。

  这非常符合科学家的风格,这是咨询委员会成员科学家居多的原因。

  至于上市委员会,是要在前端审核部门审核的基础上,对照科创板的披露要求、规范要求,审核是否符合上市条件。

  众所周知,全球给上市公司IPO服务的中介机构都是由投行、会计师、律师团队组成,所以这个委员会成员更多选自法律、会计等相关人士,再配比投资和监管部门人士,自然没有什么不妥。

  否则,让太多科学家来读懂会计和法律语言,是勉为其难,也不会有好后果。

  同理,上市委员会同样更多是围绕企业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是否符合上市条件来发表意见,并不对公司好坏加以判断(但是如果发现公司有财务欺诈等行为,是要努力给出明确判断的),不对发行市值和能否发行成功负责。

货币投票权

  即便上市委审核通过,证监会注册成功,公司能否顺利上市依然有不确定性。

  发行市值是否能够符合申报的最低市值标准,这个裁判员是由投资机构以询价、战略配售等方式用货币来投票的。

  在这个过程中,各家投资机构的研究人员、投资人员就是上市委员,他们不仅要对企业的靶点、企业的规范性做一般判断,还要对研发能否成功、技术是否领先、技术导入市场后的经济价值、未来企业的重大风险做实质判断。

  在这个判断过程中,既不是几人几票的通过制,也不是由主席主导的合议制,而是货真价实的用钱定价买单制。

  最后,即便公司上市成功,能否留在资本市场,能够长久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同样市场会给出货币选票,这里就不赘述。

注册制更严格

  所以,在分权制情况下,发行人、中介机构其实是面对了更多的委员,要同时以详实的资料,合适的披露来征服不同维度、不同眼光的“委员”。担子比单纯应对两个预审员、七个发审委员的核准制一点都不轻松。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大家对上市委员会名单的疑虑在于这样的结构能否担当“注册制”重任,会否回到“核准制”老路。我觉得这个只能是拭目以待。

  但是根据与发审委员组成结构对比,我们发现上市委员会委员绝大多数为兼职,非专职委员的精力有限,所以其实更加适合按照是否明确地按要求披露和是否符合上市等硬性标准加以判断,这个角度我倾向于更像“注册制”而非核准制。

  其实相对于大家关注委员名单,我可能会更倾向于从审核部门的问询问题中找答案,科创板的审核过程是电子化和充分透明的。审核人员的提问方向和方式,关注的是充分的信息披露还是在判断公司好坏,这个会更重要。

  不管怎样,面纱马上揭开,我们很快就有答案了。

关键词阅读:科创板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