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把握央行关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小多了”的预期

摘要
3月10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总存款准备金率约为12%,与发达国家差不多,远低于日本。下调准备金率在目前情况下还有一定空间,但比起前几年小多了。

  3月10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总存款准备金率约为12%,与发达国家差不多,远低于日本。下调准备金率在目前情况下还有一定空间,但比起前几年小多了。

  对于易刚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档次加权平均在11%,感觉理解不了,也不知道是怎么计算的。这个11%已经低于我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担任国有大行分行资金计划主管时期的12%了。我的感觉是各档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权平均起来要远远高于11%,保守估计最少在14%以上。超额准备金率1%应该差不多。

  所谓超额准备金就是高于法定准备金那部分,超额准备金本质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央行的活期存款,随时可以存取,也有充当跨行转账结算备付金的作用。而法定存款准备金是被央行冻结的,但也表现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央行存款形式,只是不能随意支取使用。法定准备金是随着金融机构存款增减变动而调整,每月上旬商业银行与央行算账调整,即: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项存款增加了,商业银行缴存给央行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央行退回商业银行资金,成为超额准备金。

  这就是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客户百姓的银行,而央行是银行的银行的道理。

  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率基本都在10%-12%之间,如果按照央行说法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权才11%,超额准备金率1%,那么可以说基本没有下调空间了。

  对于中国来说,已经赋予了法定准备金率手段的三大作用,这三大作用不可偏废。第一个作用是作为宏观调控中货币工具的手段之一。货币手段有三大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其实,由于法定准备金率的数量工具对市场冲击过大,美联储早就放弃这个手段。美联储实际主要使用联邦基金利率与公开市场操作两大工具。

  第二个作用是防风险的作用。这应该是存款准备金的本意。央行收取商业银行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实际是出于保护存款人免遭挤兑等风险,是保护存款人为目的。如果不收取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或者把存款人存款都发放贷款等运用出去赚钱,而一旦贷款等出问题,收不回来,这时存款人提取存款时或遭遇难以兑付的风险。央行收取一定比例存款准备金后,最少能够兜底保证一定

  比例的存款遭受支取难时充当风险准备金的作用。

  第三个作用是充当外汇增加的池子作用。目的是防止外储增加后带来的央行被动发行货币导致国内通胀。把这部分被动发行的货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回到央行的笼子里,防止其冲击物价。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一度上调至21%以上主要是这个目的。

  因此,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下调?必须考虑以上三大因素。假如出口下滑导致外储较大幅度下降,外汇占款减少,这时央行等于被动回笼了货币,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就必须下调,否则,市场流动性就会紧缺,甚至出现通缩,进而影响经济运行中必需的货币资金。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与否?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至少是以上三种情况。但是,如果央行认为法定与超额准备金率综合已经下降到了12%,那么确实下调的空间几乎没有了。

  这就提醒,实体经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投资理财等市场都应该考虑央行释放出的关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比前几年要小很多的预期。

关键词阅读:央行 存款准备金率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