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中人寿业绩大幅预减 业绩变脸为何频繁上演?

  临近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期,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年报业绩预告也开始密集发布。然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雷区却频繁上演,即使是部分白马蓝筹上市公司,也难逃业绩变脸的问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莫过于前期的中国石化,因发生了较大的交易亏损,引发了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以近期为例,颇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还包括了康得新以及中国人寿。

  其中,前者因为银行账号被冻结而由此触发了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同时也涉嫌资金遭到占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问题,不仅遭到ST的处理,而且还因此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曾经的白马股,却因此跌落了神坛。至于后者,则是因为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由此引发上市公司年报业绩大幅预减的风险。

  实际上,除了上述上市公司之外,最近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一批业绩预告变脸的上市公司。例如,人福医药业绩预亏、盾安环境业绩预告由盈转至亏、ST冠福同样也预告业绩由盈利转为亏损等。

  从中国石化到康得新,再到中国人寿等上市公司,最近一段时期内业绩变脸风险也逐渐从普通上市公司扩展至白马蓝筹类上市公司。然而,纵观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变脸的原因,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

  其中,以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为例,其多与投资交易亏损或公开市场权益投资收益下降等因素有关,这与同期市场环境的持续疲软,有着一定的联系性。但是,对于投资市场环境的把控以及投资收益的变化因素,则或多或少与投资策略、人为等因素相关,业绩变动本身具有一定的未知因素。

  此外,对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的原因,则多离不开商誉减值、资产减值等因素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了前几年上市公司密集的并购行为上演,过度的并购频率以及持续水涨船高的并购规模,却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上市公司的商誉总额发生了快速地增长。短短数年时间内,A股市场商誉总额规模也发生了爆发式增长,但在巨额商誉背后,难免存在一定的未知风险。

  具体而言,例如上市公司的业绩对赌与承诺不达标的风险、经济环境与产业周期恶化的风险等。然而,对于这系列问题的出现,却反映出上市公司前期的高溢价并购风险,而过于频繁的高溢价并购行为,却容易引发后续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问题。由此一来,对于商誉减值尤其是商誉大幅减值的行业乃至上市公司,其业绩表现难免会存在突发变脸的风险。

  步入2019年,对于经过了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与投资风险已经发生了大幅下降的迹象。但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仍然难逃局部性的投资风险。例如,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风险,容易引发上市公司的业绩突发变脸问题。又如,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对质押率较高,且缺乏质押物、保证金补充能力的上市公司,则可能引发股权质押的平仓问题,甚至不可预测的流动性压力等。

  临近年报密集披露的时间点,恰恰也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密集披露期。不过,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变脸现象,实际上也是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乃至投资风险集中释放的重要时间点,而当市场估值底部基础得到实质性确立后,距离股票市场真正的市场底部也就不远了。

关键词阅读:中国人寿 业绩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