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城市家庭财富报告透露结构性大问题

  这份城市家庭财富报告非常详细全面,一系列指标设计都很关键,切中要害,很具代表性。总体看,中国城市家庭财富这么多年取得突飞猛进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突出问题表现在:城市贫富悬殊急剧拉大;财富结构畸形,房产占总财富七成;投资性的金融资产比例小;城市家庭财富继续增长后劲严重不足。

  首先看看城市家庭财富增长概况。从增长指标看,横向比较非常喜人。中国家庭户均总产规模从2011年的9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50.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增速虽然在个位数,但很稳定很平均。

  家庭总资产是指家庭所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其中财产主要是指各种实物、金融产品等最明显的东西;债权就是家庭成员外其他人或机构欠您的金钱或财物,也就是您家庭借出去可到期收回的钱物;其他权利主要就是无形资产,如各种知识产权、股份等。能以货币计量的含义就是各种资产都是有价的,可估算出它们的价值或价格。不能估值的东西一般不算资产,如名誉、知识等无形的东西,虽然它们是财富的一种,但很难客观地评估其价格,所以在理财活动中,它们不归属资产的范畴。另外就是家庭资产的合法性,即家庭资产是通过合法的手段或渠道取得,并从法律上来说拥有完全的所有权。

  家庭户均净资产规模从2011年的90.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42.9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家庭净资产是指家庭总资产减去家庭负债。与总资产差距不大,说明中国城市家庭不善于负债,而且固定资产比例过大。

  家庭户均可投资资产规模从2011年的28.9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50.7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8%。家庭金融资产包括流动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投资资产包括股票、基金、外汇、债券、房地产、其他投资等。

  预计2018年中国城市家庭户均总资产规模为161.7万元,户均净资产规模为154.2万元,户均可投资资产规模为55.7万元。

  另一个观察点就是中国城市家庭资产与美国比较如何呢?这份报告分析的也比较全面翔实,从中能够发现不少问题。

  从总量比较看,2017年中国城市家庭平均总资产规模为150.3万元,而美国则为530万元;中国城市家庭平均净资产规模为142.9万元,美国为467.2万元。中国城市家庭户均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美国的28%和30%。客观说,与美国还不在一个重量级。

  从结构上比较,中国城市家庭总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已经高达77.7%,美国为34.6%。中国家庭资产变现能力非常差,基本压在住房上。

  金融资产上占中国城市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仅为11.8%,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42.6%,在日本,这一比例为61.1%,英国、新加坡、瑞士则都超过了50%,加拿大为48.6%,法国为39.8%。中国远远低于这些发达国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枢纽。而金融活跃度、景气度必须体现在每一个交易对象与主体上,参与金融交易的主要是企业和家庭个人投资者。就如美国金融业发达主要体现在华尔街,而华尔街又是全球企业与个人交易者组成的一样。

  中国家庭个人金融在2013年以后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曾经活跃过,但如今金融的强整顿与监管基本扼杀掉新金融,导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特别是可投资资产大幅度缩水。

  有67.7%的中国城市家庭仅拥有一种投资品,拥有2种的为22.7%,拥有3种以上的仅10.6%,而美国拥有3种及以上投资品的家庭占比达到了61%。

  金融投资意识不强,金融可投资资产与品种过少,与中国监管过度保守,对金融风险如临大敌,或者对抗性监管思维长期存在不无关系。

  什么是对抗性监管思维呢?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非要把一个高风险行业监管成零风险不可就是对抗性监管思维。这种监管只有一种结果:把行业监管死掉,把金融创新彻底消灭。最终金融业成为一潭死水,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与阻碍力量。

  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要进行深刻反思:这么多年是不是错误估计新金融风险了呢?

关键词阅读:城市家庭财富 结构性 余丰慧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