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托克维尔来到阿那亚

  托克维尔来到阿那亚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在《康熙》一书中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他的叙述大多来自康熙的奏折、批注、信札、日记、诗词中的原文。我在《变量》的第五章《阿那亚和范家小学》中采用了同样的技巧。我描写的托克维尔的言辞,大多来自托克维尔本人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的原话。以下试举数例。我采用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中译本,译者为董果良。

  托克维尔缓缓地说:“你讲的这些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你知道我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讲过,美国人都是移民,他们是从欧洲,主要是英国移民过来的。阿那亚村民也是移民,他们是从北京移民过来的。移民社会有个好处,他们是生来平等,而不是通过努力变得平等的。你一定记得,我说过,平等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当然,平等社会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不足,但是,我们在阿那亚看到的就是一个平等社会。”

  ——《变量》原文(第211页)

  托克维尔原文:

  “随着我研究美国社会的逐步深入,我益发认为身份平等是一件根本大事,而所有的个别事物则好像是由它产生的,所以我把它视为我的整个考察的集中点。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绪论,第4页。

  “身份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绪论,第7页。

  “移民在离开祖国的时候,一般都没有你比我优越或我比你优越的想法,认为幸福的人和有权有势的人都不会去流亡,贫穷和灾难是平等的最好保障。”

  “贵族制度的基础正是土地,贵族只有依靠土地才能生存,而这里既没有贵族赖以存在的特权,有没有贵族赖以继续存在的身分制度。”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一部分,第二章:“英裔美国人的来源及其对他们未来的重大影响”,第33页。

  “当时,这些初期居民的财产几乎完全平等,而他们的知识水平也相差无几。”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一部分,第二章:“英裔美国人的来源及其对他们未来的重大影响”,第44页。

  他用手指着窗外的人群:“仪表既是天生俱有的,又是后天获得的。仪表是民情的基础。你要学会观察。你可以明显地看出来阿那亚旅游的游客和业主的不同,业主们穿着更随意,但也更得体,没有裸露上身,或是穿奇装异服的。游客走路很急,总是皱着眉头,业主不会。”

  ——《变量》原文(第211页)

  托克维尔原文:

  “一般来说,仪表来自民情的基础本身;此外,它有时也是某些人之间的约定俗成的结果。仪表既是天生俱有的,又是后天获得的。”

  “在民主国家,人们的仪表一般都不大威严,因为私人的生活没有高大之处。人们的仪表往往是不拘小节的,因为民主国家的人只忙于家务,很少有机会去讲究仪表。”

  仪表的真正尊严在于经常表现得适得其所,既不高亢又不低卑。”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册,第二部分,第十四章:“对美国人的仪表的若干考察”,第760-764页。

  他喝了一口咖啡。咖啡已经放凉了,他并没有介意:“你也能注意到,在阿那亚村民的谈话中,他们对物质生活享受有特殊的爱好。他们追求的是及时行乐,但不是纸醉金迷。他们只求无数的小小愿望得到满足,当然,这对社会秩序是有帮助的。为了满足这种爱好,经常需要秩序。良好的民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也有助于实业的发展。这是一种温存的唯物主义,它不会腐蚀人们的灵魂,而要净化他们的灵魂,最后不知不觉中使一切的精神紧张得到缓和。”

  ——《变量》原文(第211-212页)

  托克维尔原文:

  “美国的富人大部分曾是穷人。他们饱尝辛酸,长期同逆境搏斗,对贫困深有体会,而今刚刚取得胜利,所以原来的斗争热情仍然未减,好像还沉醉于40多年来所追求的小小享乐之中。”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二部分,第十章:“关于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第661页。

  “生活在民主国家的富人的主要目标在于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细微需要,而不在于过度的享乐。他们只求无数小小的愿望得到满足,而决不放情纵欲。因此,他们主要是即时游乐,而不会纸醉金迷。”

  “民主时代的人对物质生活享受表现的这种特殊爱好,当然不会同秩序对立。恰恰相反,为了满足这种爱好,却经常需要秩序。它也不会成为整饬民情的敌人,因为良好的民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利于实业的发展。”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二部分,第十章:“物质生活享乐在民主时代产生的特殊效果”,第663页。

  “这世界终有一天会出现温存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将不会腐蚀人们的灵魂,而是要净化人们的灵魂,最后在不知不觉中使一切的精神紧张得到缓和。”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二部分,第十章:“关于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第664页。

  托克维尔接着说:“我在美国的时候看到,美国人干什么事情都不喜欢单枪匹马,而是喜欢组成社团。当我最初听说美国有10万人宣誓不喝烈酒的时候,我以为是在开玩笑,没想到是真的。他们的行动宛如一个大人物穿上一身朴素的衣服,以引导一般民众戒除奢华。这是我在美国悟出的一个道理:利己主义是一种盲目的本能,可以使一切美德的幼芽枯死,但这又是一种古老的恶习,很难根除。人只有在相互作用下,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焕然一新,才能开阔自己的胸怀,发挥自己的才智。”

  ——《变量》原文(第212页)

  托克维尔原文:

  “只要美国的居民有人提出一个打算向世人推广的思想或意见,他就会立即去寻找同道;而一旦找到了同道,他们就要组织社团。社团城里之后,他们就不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个远处的人也可以知道和行动将被人们效仿的力量。这个力量能够发表意见,人们也会倾听它的意见。”

  “我最初听到美国有10万人公开宣誓不饮烈性酒时,还以为这是在开玩笑,而不是实在的。我对这些很有节制能力的公民为什么甘愿坐在家里喝白开水,起初时完全无法理解的。”

  “后来,我终于了解到,这10万美国人是惊于他们周围的人酒鬼越来越多,才决心戒酒的。他们的行为宛如一个大人物穿上了一身朴素的衣服,以引导一般公民戒除奢华。”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二部分,第五章:“关于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作用”,第639页。

  “人只有在相互作用之下,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焕然一新,才能开阔自己的胸怀,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二部分,第五章:“关于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作用”,第638页。

  “利己主义来自一种盲目的本能,而个人主义与其说来自不良的感情,不如说来自错误的判断。个人主义的根源,既有理性缺欠的一面,又有心地不良的一面。”

  “利己主义可使一切美德的幼芽枯死,而个人主义首先会使公德的源泉干涸。但是,久而久之,个人主义也会打击和破坏一切美德,最后沦为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是跟世界一样古老的一种恶习,它的出现与社会属于什么形态无涉。”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二部分,第二章:“关于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第625页。

关键词阅读:托克维尔 阿那亚 何帆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