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燃点》 戴威和安传东之间差了几个papi酱?

摘要
创业不争一朝一夕,向着梦想慢慢靠近,终有一天会实现。

  

  看完创业纪录片《燃点》走出电影院,不断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角色是那个从农村走出来去北京上大学,然后留在北京创业的年轻人—安传东,这应该是有着相同家庭背景而产生的共鸣吧。

  如果说高考是农村子女改变身份的捷径,那么创业应该是打破所谓阶级固化的捷径。相信大多数这样家庭背景出身的创业者的创业初衷并没有听起来那么高大,不一定要改变世界,也许只是想先赚些钱改变家庭的命运,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梦想,很现实的梦想驱动。就像papi酱说起自己的创业初衷可能就是想买个包,给父母换套大房子。这部分出身的创业者也许就像上学时期一样,在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唯一不变的是那股为了改变命运顽强不屈的精神,仅此而已。

  90后的安传东出生于农民家庭,性格十分淳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想着可以改变命运了,但如果打工挣钱也许永远无法在北京立足,所以创业成了他没有办法的选择。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资源,靠着一股韧劲坚持着,从商家谈合作到面见投资人的语言和神情中可以看得出他的自卑,为了200元的电费和女朋友斤斤计较,住在几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创业对于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公司要发工资,到头来没挣到钱,还把父亲一年挣的钱都发了工资。反观同是90后的ofo的创始人戴威则成了一位明星创业者,前后融资了数十亿,但你要知道他的家庭背景显赫,父亲是国企老总。影片中戴威俯瞰城市的镜头和安传东遥望乡间田野的镜头形成了巨大反差,一个自信,一个自卑。

  

  目前出现存在这么一个真实现状,野心和能力、资源的不匹配,成为农民家庭出身且接受过高等知识教育的创业者最大的阻碍。

  我们每天会看到很多有关创业的新闻,哪一家公司融资成功了,哪一家公司上市敲钟了,最近又有哪个大佬发现新的风口了。媒体和公关把创业这件事本身吹捧放大,很容易给其他人营造了“创业、融资、上市、财务自由”的假象,让整个创业环境变得浮躁,却忽视了创业背后的潜规则和残酷事实。

  很多创业者跨界创业追赶风口,赌的成份比较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风口中的项目好融资,一般情况下,风口的生命周期很短,如果没办法在3到6个月的时间内依靠资本迅速的攻城掠地、抢占市场成为行业前几,基本上最后的结局就会以失败告终。风口是一次未被验证的商业机会,成败尚无定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管商业模式能否行得通,先抢占市场再说。而那些抓住风口能够凭借资本助力迅速崛起成为市场前三的创业者,有人脉、有资源、有背景的占据大多数,草根创业者的成功概率很低。据数据统计,获得融资的项目创始人80%以上要么是BAT出身,要么是名校出身、要么是商业家庭出身,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在人脉和资源上有优势,这也是资本选项目的标配。而像安传东这样的创业者拿什么去和他们竞争,更不要天天想着怎么追风口,靠着一张PPT就能打动投资人。

  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野心和激情很强,人脉和资源很弱,这是我见过很多创业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

  个人认为,农民家庭背景的年轻人创业有远大的梦想是好事,但在方向选择上尽量不要选择资本和资源密集型的项目,要么在大公司工作几年积累人脉、资源和能力之后再创业,要么以做生意的思维做现金流稳定的项目,先赚“钱的安全感”,积累一定原始资本后再考虑其他项目。不建议将所有的身家全部压在创业上,因为赌不起。别人创业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你是拖家带口瞻前顾后,创业带来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是不可同一而语的。

  如果你不是像贾跃亭那样的讲资本故事高手,没有像胡玮炜那样有个金主李斌,不如忘掉风口和融资,脚踏实地想着怎么挣钱。正如陌陌创始人唐岩所说:“我是觉得创业一定要为了钱,刚开始一定是奔着钱去的,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钱,你要想明白一个道理。但是你光想着钱没有用,因为钱不会自动到你口袋里来,你想着把事情做好,但是目的还是为了钱,这是我的观点。”

  创业不争一朝一夕,向着梦想慢慢靠近,终有一天会实现。

关键词阅读:燃点 90后 戴威 安传东 papi酱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