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80岁的“接力贷” 想坑害几代人?

  有过购房按揭贷款经历的人都知道,银行对贷款年限有严格的规定,不是你想贷多少年就能贷多少年。比如一些临近退休的中老年人,可贷年限就很短。不过,杭州某银行近日悄悄调整了房贷政策,规定房屋按揭贷款最长可贷到80周岁,一举打破了贷款人最高年龄纪录。

  虽然按照银行的说法,这是一款“接力贷”产品,也就是父母和子女两代人接力还款,子女为共同还款人。一旦贷款人丧失还款能力,其子女就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且银行进一步解释说,一般优质客户才能获得此项贷款。

  我不知道,这里所说的优质客户,到底指的是什么?是父母还是子女,还是二代人都必须是优质客户。而事实上,如果两代人都是优质客户,一般情况下,就不需要用如此“高龄”的贷款,需要做“接力贷”。只有还款能力不足的客户,才需要通过两代人的努力才完成贷款的偿还任务。所以,银行所说的优质客户,在“接力贷”身上是很难体现的。一旦子女失去偿还能力,贷款就会出现风险。

  事实上,从近年来银行在房贷问题上的做法来看,一些地方实际已经隐含着很大的风险。一些还贷能力不强的人,也被拉入了房贷范围。不仅如此,各种炒房也能借助银行资金,毫无疑问是银行明里暗里支持的结果。为何有些地方开始出现“断供”现象,很大程度上就与银行的过度放贷和盲目放贷有关。一旦房价出现下跌,很难保证不会出现比较大的“断供”问题。到时候,银行的风险也会爆发。

  我们说,在信贷问题上支持居民购房,是银行必须做出的一种姿态。前提是,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能滥用房贷政策。很显然,有些银行并没有严格按规定执行,前两年甚至出现将消费贷等异化成房贷的现象。而这些被异化的贷款,相当一部分是存在风险的,是从短期贷款变成了长期贷款,风险被暂时掩盖,实质从放贷的那天起,就已经隐含着很大的风险。

  杭州某银行的行为,决不是在创新,而是一种伪创新,是在想方设法制造风险。在房贷年限已经放得很宽的情况下,竟然采用“接力贷”的方式,将贷款年限放宽到80岁,不仅让房贷太过年迈了点,而且也是银行经营思维太过年迈的表现。除了传统的思维模式,难道在放贷问题上,银行真的找不出更好的手段了吗?而更需要贷款支持的实体经济,为什么没见银行想出更多好的法子呢?

  定向降准、定向降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等,在政策层面,可谓铆足了劲,也想尽了办法。但是,在操作层面,似乎总在隔着一层面纱。不错,实体经济运行困难,向实体企业投放资金,确实存在一些风险。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更会因为抵押物不足、担保强度不够等,留下一些风险隐患。但是,个人房贷就没有风险吗?像“接力贷”这样的贷款,毫无疑问是风险极大的。即便是优质客户,把风险压在两代人身上,也会风险倍增。一旦出现风险,如果是实体企业,还能通过法院执行,如果是个人房贷,且是刚需,如何把人赶出家门,是未来必须考量的一个课题。切不要高利贷时十分方便,遇到风险时就执行极其艰难了。所谓“法不执众”,搞不好,就会在个人房贷身上出现。

  那么,杭州这家银行的所为,是否意味着楼市政策将全面松动呢?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接力贷”的出现,只是个别银行想出的馊主意,不具备复制和推广价值,也不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跟进。谁都清楚,这是一笔风险账,是很难算清楚的风险账。杭州的这家银行这么做,只能说明这家银行在经营上是没有多少道道的,是实在没有能力把经营搞上去,就想出了这个馊主意。随着舆论关注度的提高,很快地,这家银行也会收回这个伪创新,取消所谓的“接力贷”。

  面对金融机构不按规定办事,不按套路出牌,相关监管机构也要及时跟进,防止这种破坏金融规定的行为发生。房贷可以扩大,可以依据居民住房需要做一些创新,但决不能搞伪创新。一定程度上,“接力贷”还是炒房的一种手段。就像报道所言,某杭州市民已经有了三套房了,还在想着通过“接力贷”让父母做首付贷。如果是独生子女,岂不是一家有四套房。就算限购限售政策退出,出现这样的现象,也是需要预防的。

关键词阅读:谭浩俊 接力贷 房贷 杭州 银行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