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买基金亏到厌世!除了股市下跌 还有哪里错了?

摘要
股市如果继续下跌,基金套得死死的,你还能做什么呢?

  大树有个朋友,人很漂亮,在某银行做理财经理。一个月前该美女专门找我咨询股市后市能不能涨。

  我看着它期待的眼神,真的很想告诉她:后市会上涨,明年大牛市。

  不过最终还是按照真实表达自己看法的原则,和她说了一个相对悲观的观点和逻辑。

  她听完我的分析,眼神瞬间就黯淡下来了。我看到美女不高兴,就向她解释道:

  股市不太好是我的判断和观点,不代表市场就会这样,虽是实话也不一定正确嘛。

  听完我说的话,她很勉强的挤出了一点笑容,然后说:

  如果股市明年还不涨,我就想去死了。

  我本来以为这就是句玩笑话,结果却被她说这话时的严肃表情吓了一跳,看上去不像是开玩笑。

  于是乎我赶紧问她:

  不至于吧,也就是个股票而已,怎么还整到生死上去了呀?

  怎么不至于,工作十几年的积蓄全部买了股票基金,而且为了销售任务,把自己亲戚朋友的钱也买成了股票型基金,如果股市再跌,多年积累灰飞烟灭,外加众叛亲离,你觉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好吧,她说得好有道理,我当时居然无言以对。是啊,股市如果继续下跌,基金套得死死的,你还能做什么呢?

  一个多月的时间,她那要死要活的神态时不时的就会在我面前晃悠一下,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事怎么破?

  想来想去,发现这事不是个买与卖和涨不涨的问题,关键的是如何从绝望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而这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步骤,这个步骤包括:

  重新认知、重塑希望、纠错调整

  步骤一:正确的认知股票基金

  关于股票基金这事,大树之前写过一些文章,大都是偏技巧和方法的,比较少写理念上的东西。

  理念这东西看上去很虚,但是却无比重要,正心才是一切的起点,而要理性的投资股票型基金,对基金这事的正确认知就是一切的起点。

  首先

  股票型基金的本质是什么?

  股票型基金本质上,是你将钱委托给基金经理帮你投资股票,然后你付给基金公司管理费。

  所以,在选择基金时你需要重点考虑的是这个基金经理靠不靠谱,而不是未来市场会是什么行情,那是基金经理应该干的活。

  如果你一边出着钱,一边闲不住把基金经理的活都干了,那干脆自己投资股票算啦,没必要买基金,浪费钱。

  其次,

  买股票型基金的目的是什么?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买股票型基金的唯一目的是为了盈利!

  这一点很简单,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其实很多人都还做不到,尤其是一些金融业的同志,他们买基金的理由除了盈利外,还有刷手续费、完成任务这些东西,实现盈利的目的已经不易,而你除了盈利这个小目标外还要同时照顾另外的各种目的,自己想想会有个什么结果?

  第二层:这个回报是风险回报。

  这就是说你的收益主要来自于承担风险,这和你的判断没啥关系。

  要获得承担风险的报酬,你就必须要保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有足够长期的资金,以保证你能够等到风险向有利于你的方向上发展;二是永远不满仓,这是为了在市场的任何时候都留有希望,尤其是在极端的市场情况下,这一点十分重要,它决定了你能否坚持下来。

  第三,

  没有最优的基金,只有合理的组合。

  我们总是试图找到业绩表现最牛B的基金,但说实话这个是做不到的。

  并不存在一种分析方法能告诉你哪支基金未来最厉害,无论是什么历史业绩排名还是那些看不懂的分析指标,都做不到。判断基金的未来表现有时候还难过股票,因为这里面人的因素占比太高了,而人的管理水平和状态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这个很难去准确的评价和判断。

  所以,选择基金我们要放下买到最好的念头,转而去争取获得高于平均数的收益水平。这需要用一个资金组合来进行。而这个组合的构建你可以搞得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

  比如,我们列出一个负面清单,把垃圾基金去除掉,剩下随机去买一组,跑赢平均水平就是比较大概率的。

  最后,

  放弃短期暴利,建立合理收益预期

  回想一下,我们买基金亏得最惨的几笔是因为什么心理动机而购买的?大部分是看见人家在赚取暴利,而我们火急火燎的跟风买入。追求短期暴利这事对财富积累的破坏不但是在基金投资,在其他投资也一样破坏力强大。

  短期暴利的机会是否存在?

  肯定是存在的。

  但是想要把握这样的机会基本上靠两个,一个是运气,一个是内幕消息。运气不会一直都好,一旦不好,伴随暴利而来的巨大风险就会吞噬财富,最终一败涂地。而靠内幕消息,就像赌场上出老千,人身风险巨大。

  这个市场上,每天都在起起伏伏,但是并不是什么钱都适合赚的,我们对收益这事要有合理预期。

  什么叫合理预期呢?

  符合常识的收益率就是合理预期。

  显著超出常识的收益率背后往往都是陷阱。

  巴菲特这种全球顶尖的投资者,其长期回报率是21%,当你发现你买的基金五年年化收益率都超过这个数了,你是不是要考虑这个收益率偏离合理预期?

  茅台这么牛逼,每年的收益增长也就28%,当你发现身边的人个个收益翻倍的时候,你是不是要怀疑这个时候是否适合买入基金呢?人力终有极限,财富本身也是稀缺的,长期来看过高的平均收益率水平是不存在的。

  步骤二:重塑希望

  把步骤一里的认知搞清楚后,其实是为了给步骤二打基础。因为你把步骤一搞清楚的过程就是面对自己错误的过程,只有直面自己,才能去直面亏损,摆脱绝望,重塑希望。

  那么如何去重塑希望呢?

  其实方法还是挺多的。

  这里说一个比较容易做的,

  那就是把模糊进行量化。

  比如,你看现在浮亏是50%,那么你就知道未来赚一倍才能回本,而要是想赚一倍,如果15%的年化回报率就是五年,而12%的回报率就是6年,把它变成具体的时间和收益率。

  这里要注意,预期收益率和你亏多少钱无关系,这个只和未来有关系,它应该符合步骤1里面的常识问题,这个预期要科学理性,否则重塑的就不是希望而是妄想,这个妄想可能会让你反复的犯错误。

  合理的预期虽然让这个希望的时间有点长,但终归是有希望的,这和绝望有本质的区别,而且重塑希望的过程还是重新树立投资目标的过程。

  步骤三、纠正调整

  其实走完步骤一二,解决了心魔,到了实际执行的阶段反而简单了。

  以重塑希望时的那个收益率为目标,以步骤一的认知为准则,去看看自己的基金乃至整体的资产配置,不符合要求的基金坚决换掉,满仓的坚决退出个30%-40%,给未来留下希望等等......

  总之符合认知的留下,不符合的改掉。这个改掉的过程就是希望重新出发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意义重大。

  当一件事情做得很努力,但是没有丝毫进步并且痛苦无比的时候,那大概率是方向错了。

关键词阅读:基金 股市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