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维:目前取消涨跌停板制度实施T+0尚不成熟

摘要
资本市场改革既要看到一项政策推出好的一面,也要看到政策改变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是改革,要看政策改变利好市场还是利空市场多一些再决定,利好市场多过利空市场,就积极改革,利好市场少于利空市场,就暂缓改革。

  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即将推出,科创板将放宽涨跌幅限制的讨论升温市场观点主要是针对股票流动性而展开讨论,认为涨跌停板制度限制了交易,终止了部分流动性,导致买卖无法完成,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主板市场该不该取消涨跌停板呢?

  笔者认为取消涨跌幅限制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综合评估,从正反两方面予以更多的评判,避免政策的副作用,就像熔断制度推出和阈值设定一样,推出以前,市场一边倒叫好,可结果是非但没有阻止暴跌,反而因为往下的牵引力加剧市场恐慌出现几次熔断,放开涨跌幅也是一样,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但贸然实施是会引发市场巨大的负面效应的。

  涨跌幅限制的变迁背后是遏制过度炒作

  我国股市对标的是美国交易制度,因此一直到1995年我国一直延续美国交易制度,那就是实行T+0交易制度和没有涨跌幅限制,但因为股市监管不到位,当时证券法还没有颁布,监管也是缺少依据,资本市场体量不大,上市公司不300家,在那个年代,可供交易的A股十分稀缺,不仅股票数量少,而且执行的是股权分置制度,那就是法人股等不能上市流通,流通股也就很少,投机者没有必要担忧减持问题。投机性质太浓郁,一些大资金很容易操纵股价,利用当天回转交易反复割韭菜,造成股价非理性短期大幅波动,由于交易手段的落后不少交易依靠手工填单委托交易,一些投资者难以完成交易,最直观的就是上涨下跌,还没有等到排队委托,股价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市场颇有一些质疑。更为关键的是进入到1996年,A股进入了非理性的繁荣。上证综指从555点一路涨到最高1259点,深成指从1071点一路飙升到最高5050点,一年涨幅高达5倍左右,这就是一场疯狂的游戏。

  当时股民人数已经接近2400万,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甚至有卖掉耕牛炒股的传闻,一些个股一日涨幅就是翻倍,整个市场出现了疯狂的泡沫成分。为此证监会在1995年12月31日宣布自19961216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始实行涨跌停板制度,给股市降温的指向十分明确,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就指出,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和完善市场信息公开制度。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制定办法,实行涨跌停板制度,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同时要选择每天涨幅最大的前几名股票,将占这些股票成交额比重较大的证券经营机构向社会公布,增加市场透明度。

  这一制度组合确实给当时疯狂的市场短期浇了一盆冷水,但是并没有改变中期运行轨迹,17年深成指继续大涨,最高达到6950点,上证综指涨幅小一点达到1559点。

  涨停板制度弊端不少

  在上涨趋势中,涨停板制度并不能阻止股价上涨,减少泡沫的形成,只不过是改变了上涨的节奏而已,尤其是涨停板制度不能改变市场过度炒作的本质,也就不能遏制股价大涨大跌,反而助长市场非理性涨跌。

  炒新是我国股市一个经久不息的老传统,新股估值水平要比老股高一大截,原来新股采用的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交易机制,新股上市以后不管质地如何一律大涨居多,有的甚至上涨500-700%,形成新股巨大泡沫,但此后就是慢慢的价值回归之旅,股价要经过长期暴跌才能企稳,市场对炒新深恶痛绝,即使加大新股发行二级市场跌成狗,新股照样供不应求照样炒作不绝,跟风参与的散户亏损巨大,成为大资金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于是很多专家呼吁采用涨停板制度,希望通过涨停板制度,来冷淡投资者的跟风狂热,可是结果并没有阻止市场对新股的追捧,反而因为下方堆积的数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手买单,强化了股价上涨预期,进一步加剧市场惜售情绪,导致新股连续涨停,股价涨幅巨大,并没有改变市场恶炒陋习,新股泡沫依然令人忧虑。

  笔者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暴风集团,以前叫暴风科技,上市以后连续28个一字涨停,接着又是8个涨停,股价从发行价7.14元涨到最高327.01元,涨幅超过40倍。即使放开涨跌幅限制,主力资金也不敢把股价一次性炒高到327元,一天把股价拉升超过4000%。

  一些突遇利好的个股在涨停板限制下,资金疯狂涌进来,就会出现形成短期的供求关系逆转,形成股价连续涨停,像重组股,在涨停板制度下,巨大的买盘强化股价上涨预期,不能遏制市场资金的炒作狂热,像巨人网络借壳也迎来20余个涨停板,最近的360借壳也迎来了大约20个涨停板,股价最大涨幅接近7倍。

  最近的市北高新和恒立实业炒作涨幅也是惊人的,恒立实业一字涨停板不多,但涨停板不少,有14个涨停板,市北高新是一字涨停居多,获得12个涨停板。

  涨停板制度一方面是不能阻止市场过度炒作,但也不能阻止市场下跌,在突发利空下,资金恐慌性抛售,因为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抛单压在卖一位置,买单寥寥无几,股票跌停意味着股市交易的功能部分就中止了,也无法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支持,巨量的跌停板封单加剧市场恐慌下的抛售压力,没有资金敢于进场抄底接盘,下跌的空间可能会被进一步放大,只不过是下跌的步伐放缓而已,短痛变成长痛,是一种慢刀割肉,痛苦未必能够减轻不说,甚至更为痛苦,看着股价下跌没有办法卖出。

  像保千里是跌停板较多的一个个股,连续收获28个跌停板再加三个跌停板,长生生物作为一家经营出现重大黑天鹅的个股,跌停板也不少,32个一字跌停,接着还有四个一字跌停。

  不管是涨停板还是跌停板,涨跌幅限制另一个巨大副作用就是还存在零星的交易,涨停板卖出的投资者就无缘分享后面的上涨红利,跌停板买进投资者就要承担后面暴跌的巨大损失,而这些买卖主要集中在中小投资者的身上,这是一种机会损失,是交易制度造成的。

  因此取消涨跌幅限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该不该取消涨跌幅限制

  确实涨跌幅限制既不能阻挡市场恶炒的陋习,也不能减少股价下跌的空间,那么是不是就该取消涨跌幅限制呢?取消涨跌幅限制会带来什么不好的结果呢?

  美国股市是没有涨跌幅限制,也是采用有限制的T+0交易机制,投资者一旦发现交易出现失误,存在当天回转交易的纠错机制,就可以及时止损,这是取消涨跌幅限制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当天回转交易,即使发现交易错误也不能及时止损,一天亏损就会非常大,对于有些人就会构成较大的打击。

  因此我们取消涨跌幅限制,也同样需要实行T+0交易机制,给投资者一个及时的纠错机会,否则一旦买进,就只能持有等着股价暴跌,这是不公平的。但目前A股与美股相比,投机炒作成分依然较为浓郁,散户没有形成理性的投资分析习惯,习惯于跟风炒作,实施没有限制的T+0交易可能助涨散户的跟风炒作,让资产在不断的追涨杀跌中不断消耗,亏损概率反而大大增加,非但不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反而意外伤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

  笔者这样说还是有数据可以佐证的,散户过度频繁的交易是亏损的原因之一,这样频繁投机交易下实施T+0交易机制,可能进一步助涨市场投机炒作,让市场出现更大 的波动,2017年,散户以两成资金贡献了八成交易,盈利却不足一成;而机构以16%的资金赚得市场1/3的盈利,交易占比却不足15%。自有相关统计以来,沪市个人投资者已连续11年贡献八成以上的交易量。

  目前市场投机炒作甚至打操纵擦边球还是较为普遍,像最近的低价股、壳资源股和创投概念就过度投机了,一旦放开涨跌幅限制和实施t+0交易机制,如果监管不能有效跟上的话,最大悲剧就是庄家利用资金优势和信息不对称优势反复拉升砸盘,让投资者两面挨耳光,跟涨会面临砸盘割肉,而一旦割肉有可能面临拉升的困境,怎么操作都可能追不上主力资金的节拍,踏错节奏而损失惨重,整天疲于奔命一无所获不说甚至是连连亏损。

  虽然涨跌幅限制和T+0交易机制存在一些局限性,可目前投资者还是缺少非理性投资下,监管难以到位炒作较为浓郁下,取消涨停板限制和实施T+0交易机制可能尚不成熟。

  资本市场改革既要看到一项政策推出好的一面,也要看到政策改变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是改革,要看政策改变利好市场还是利空市场多一些再决定,利好市场多过利空市场,就积极改革,利好市场少于利空市场,就暂缓改革。

关键词阅读:涨跌停板 T+0 杜坤维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