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中期选举改变“攘外安内”政策逻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18年11月7日,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出炉,民主党有惊无险重夺众议院多数,而共和党则继续扩大参议院席位优势。

  我们认为,这一结果将成为特朗普任内美国内、外政策逻辑转变的重要拐点。考虑到当前美国政治体系中温和派占比系统性下降的事实,跛足国会的形成不仅将限制特朗普进行二次税改,且财政刺激与贸易摩擦之间“安内”与“攘外”内生连续性将被打破。在既有逻辑下,内生增长的强劲势头支撑起美国的攘外动能,也为特朗普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时间窗口。

  但中期选举之后,对内政策方面,特朗普要想加大财政刺激力度,一方面受到民主党对于进一步减税的掣肘,另一方面也面临共和党内反对基建增支的压力。加之美国经济已开始出现从周期高位下行的迹象,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或明显回落。对外政策方面,贸易授权的现实约束将削弱特朗普在与北美、欧洲、日本等经济体贸易谈判中的主动权。尽管中期选举结果不会直接改变中美贸易摩擦进程,但在相对经济走向趋于收敛的情形下,特朗普“极限施压”的对外政策基调或主动调整。展望2019年,全球风险偏好有望在短期波动后边际缓和,美元指数将走弱。

  民主党有惊无险重夺众议院多数,特朗普任内美国内、外政策逻辑迎来重要拐点。

  2018年11月7日,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出炉,处在周期有利位置的美国经济并没有令特朗普逃过“总统的惩罚”(presidential penalty,即在中期选举中总统所在党派往往会受挫)。时隔八年之后,共和党终于丢掉众议院多数优势,民主党有惊无险卷土重来。尽管共和党在参议院的席位优势继续扩大,但考虑到当前美国政治体系中温和派占比系统性下降的事实,跛足国会的形成将增加特朗普内、外政策的推进难度,甚至成为其任内执政逻辑改变的重要拐点。近一年以前,正是经过国会投票惊险通过后,特朗普签署了《减税和就业法案》,标志着其“美国优先”的施政理念终于落子实处。当然,中期选举过后,在共和党掌控参议院且优势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弹劾总统的风险并不会成为真实威胁,特朗普在国内政治博弈中也并未占尽劣势,但更多陷入与民主党的周旋无疑将改变过去两年其政策理念未受国会实质性阻碍的格局,削减政策落地的便利和效率。

  事实上,回顾近两年特朗普的执政历程,其经历了从初期被建制派普遍反对到税改落地后迎来支持率顶峰,再到发动贸易摩擦重新陷入争议的峰回路转。中期选举也可能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拐点,自此之后,特朗普一方面将真正遭遇到权力的掣肘,另一方面也需要找到新的国内政策支点,不止于兑现竞选承诺,进而为连任捞取筹码,这也为其对外政策主张及姿态调整带来了重要变数。

  特朗普国内政策空间全面受限,2019年美国经济将明显回落。

  从美国政治机制的特征看,本次中期选举的结果对特朗普国内政策最直接的冲击在于财政端,其进一步增加赤字的刺激措施将受到制约:一方面,考虑到民主党掌控众议院的事实,特朗普想进行二次减税面临直接掣肘;另一方面,共和党在参议院席位扩大对特朗普基建增支也会有不小的党内压力。综上,特朗普国内政策重要支点,即从“减税”向“增支”的财政刺激接力或面临断档,今年2、3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速环比折年率分别达4.2%和3.5%,实现了近年来的同期最佳表现。但中期选举后,税改的刺激短期内难以进一步放大,而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将带来不小的投资和外需压力,美国经济从周期高位回落的压力或加大。

  此外,尽管仍未达到危机前中枢水平,但稳健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带动薪资与物价的正向循环,而输入型通胀也抬高了制造业成本和消费品价格,美国通胀仍处在加速冲顶的阶段,货币政策紧缩力度近期不会减弱。展望未来,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或出现明显下降,实际期限利差的上升空间亦将收窄,而受到财政赤字受限的影响,通胀预期也难以出现明显提升,意味着加息节奏或渐次放缓,长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幅度将受到限制。

   中美贸易摩擦进展仍取决于时空之争,全球风险偏好有望渐次缓和。

  对外政策方面,在贸易授权(TPA)的现实约束下,目前已经谈成的《美墨加协定》(USMCA)或有变数,而美国在与欧盟、英国、日本等国的双边贸易谈判中主动权也将遭到削弱。但从中美贸易来看,经验表明,一方面民主党更偏向于支持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日、美历史上的双边贸易磋商长达十余年,所以中、美博弈进入拐点仍将是当前双边贸易摩擦的主导因素。尽管当前美国的国家决策某种程度上被特朗普用不同寻常的个人论调和行为所代替,比如其惯用的极限施压方式,借贸易摩擦换取其他筹码的意图等,但在短期内对中国进行“压力测试”、尝试重塑全球化贸易规则,长期延缓中国的崛起、维持其引领世界的优势,将是美国政策菜单上的两党共识。

  我们认为,中美之间的时空之争对于贸易摩擦短期走向的影响仍远高于中期选举结果。具体来看,美国抢的是时间,特朗普力图用外贸政策高压尽快赢得主动,而中国争的是空间,需要在内外风险有共振隐患的情况下实现政策腾挪,避免角点解。但从两方约束的动态改变看:中期选举后,美国正在走出“经济+政策”搭配整体合意的舒适区;中国经济稳中偏弱,但从“7.31”到“10.31”的政治局会议,政策组合的主动调整力度明显加大,托底增长、稳定预期的措施将对外部压力形成缓释。

  2018年3月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逐级加码以及由此带来的地缘局势的日趋紧张,全球经济“双核”的驱动力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均受到冲击,政策风险系统性上升、风险偏好显著下行,这也是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在中期选举和月底的G20峰会之后,全球风险偏好有望在短期波动后边际缓和。另外,受限于美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下滑,美元指数将走弱。

关键词阅读:程实 中期选举 政策 特朗普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