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中国需推行12年义务教育为大湾区建设储备人才

摘要
有着“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特点的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不断坚持改革开放和利用两种制度的“杂交”优势,要通过机制创新打成一片,构建多种网络状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互联互通,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期导读】在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条凝聚着无数心血和汗水的“跨海长虹”历时9年后宣布正式建成贯通。这条雄伟壮阔的大桥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入到新时代,为这块改革开放“试验田”再添动能,真正实现“一国两制”下的深度融合, 让“春天的故事”唱得更嘹亮。《金融街会客厅》带您了解粤港澳大湾区背后的时代意义,和融合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期嘉宾】刘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擅长区域经济、城镇化战略与规划,多次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研究,参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核心观点】

  1、 世界经济70%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区,沿海经济80%集中在各类湾区,湾区有着良好的建港条件和极佳的运输优势,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2、 世界经济从物质工具演变时代到能源动力演变时代,再到当前的信息化控制时代,因此未来发展的技术主导方向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粤港澳大湾区若想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地就必须在信息技术上占据高地。

  3、 有着“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特点的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不断坚持改革开放和利用两种制度的“杂交”优势,要通过机制创新打成一片,构建多种网络状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互联互通,得到更好的发展。

  4、 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产品市场已经完全放开,市场在其中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要素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指从产品市场到要素市场的改革,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是最好的“试验田”。

  5、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体系完备,既有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也有以深圳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同时香港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也将为区内经济发展带来便利,未来改革的突破口在金融,期待打造金融创新试验区。

  第三节 刘勇:中国需推行12年义务教育为大湾区建设储备人才

  金融界:从整体上看,粤港澳大湾区目前仍存在着明显的市场要素、资本资源以及创新活力不平衡的问题,您认为应该怎样取得突破,需要从哪些地方下手?具体落地的重点和难点您觉得在什么地方?与其他世界级大湾区相比,还存在哪些不足?

  刘勇:首先,不平衡也意味着存在发展的巨大潜力。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存在哪些不平衡,要进一步拿出优化的方案来解决问题,要找不到“近处”的不同点来实现平衡发展,也要找到“远处”的共同点,实现协同发展。

  其次,未来最有可能突破的是金融,期待形成金融创新试验区,需要金融行业的彻底放开。由于要素市场中的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太大,所以突破点最有可能是金融,在金融领域的改革要有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那样的勇气,才能有效地去推进,这个也具有世界意义。

  再者,当前最大的难点还是如何实现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如何协同作战。目前来看,部分领域需要减少政府直接干预的力度,但一些领域又需要行政手段来推动改革。

  最后,粤港澳大湾区最需要的就是创新,要抓住信息科技的前沿。与其他世界级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总量、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能力、服务业、科教体系等领域都相对落后,这个地区最缺乏的就是世界级的人才和科研体系。另外,中国当前也需要刻不容缓地实现12年义务教育。

    ——访谈结束——

    更多详见访谈实录。

    刘勇:粤港澳大湾区是全面深化改革最好的“试验田”

关键词阅读:刘勇 12年义务教育 大湾区 人才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