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以变求稳 以稳求进 政治局会议点评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预期面都正值敏感时刻,政策面的主动调整更显重要。2018年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显示,中国经济政策正在三个层面主动求变:一是政策重心转向托底增长,有望抓住主要矛盾,充分利用政策空间以应对内外部压力;二是政策发力倚重积极财政,积极财政有望加速发力,成为下阶段“稳增长”的主力军,并优化货币政策的搭配作用;三是政策红利聚焦民营企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资本市场建设、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篮子”政策红利将凝聚合力,共同稳定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动能。

  有鉴于此,本次中国经济政策的主动微调,体现出了“以变求稳、以稳求进”的政策思路,有助于稳固基本面的增长底线,从而推动预期面渐次走出短期恐慌、回归长期理性。

  政策重心转向托底增长

  10月31日,围绕“稳增长”这一核心,本次政治局会议释放出三重关键信号。

  >>>第一,政策重心应时而变。

  本次会议进一步确认了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并强调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对策。由此可知,随着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一轮全球复苏周期出现停滞迹象,中国政策的重心在两年内完成了从“稳增长”到“防风险”,再到“稳增长”的回归。

  >>>第二,政策关切更加聚焦。

  本次会议没有强调“去杠杆”和“控房价”,本身并不是放弃长期目标,而是抓住主要矛盾、明确政策信号。近期以来,决策层频频提及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正是政策的焦点。

  >>>第三,政策空间依然稳固。

  正如我们此前研究强调,面对前期“去杠杆”带来的短期阵痛和贸易摩擦的负向冲击,中国经济亟待在有限的政策空间中腾挪,以避免角点解,这构成了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挑战。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这表明,位列“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尚未动摇,而就业和居民收入的稳定,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相对充裕的空间,有助于通过改革开放的深化,灵活应对当前的内外部压力,为“稳增长”夯实长期底线。

  政策发力倚重积极财政

  正如我们此前研究所指出,今年在“稳增长”政策组合中,货币政策最先发力,虽然取得了积极的政策效果,但是受制于结构性瓶颈,“宽货币”难以实现“宽信用”,因此亟待财政政策打破这一瓶颈。

  我们认为,本次政治局会议强调,“一些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释放”,正是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而言。由此推及,下一阶段,“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述虽然未变,但是政策组合在实践中的发力点将积极调整。其一,积极财政政策将成为“稳增长”的主力。基建项目有望提速落地,其对经济的提振效果预计在第四季度逐步释放,并拉动信贷投放的增长。同时,更大规模的减税有望提速推进,且减税重心从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转移,强化对企业投资的推动作用。其二,由于目前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在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中性、边际趋松的基调,不会回归“大水漫灌”的旧模式。连续的定向降准有望落地。“调结构+补增量”的定向降准将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下一次定向降准将大概率发生在2019年第一季度,在春节前落地的概率要高于春节后。

  此外,在政策效果层面,本次会议强调,“要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使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发挥作用”,表明政策组合的落地进度已得到高度重视。展望未来,减少政策时滞,从宽货币到实现宽信用、年内企业减税进度、基建补短板的具体项目落地将是检验政策执行效率的主要看点。

  政策红利聚焦民营企业

  相较于今年前几次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着重强调解决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我们认为,围绕这一点,未来“一篮子”支持性政策将陆续推出,五方面的政策红利值得期待。一是货币政策方面,有望通过定向降准的结构性调节功能,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丰富对此类企业的增信途径,阻断市场流动性风险向民营企业信用违约风险的传导。二是金融监管方面,推动商业银行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改革,修正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舒缓银行信贷意愿的顺周期性。三是财政政策方面,增值税并档有望加速落地,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的实际税率,发挥对民营企业投资的精准刺激作用。四是资本市场方面,通过稳定资本市场,增强对民营企业的“投资效应”,通过加大制度建设,扩大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路径。五是深化改革方面,把握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的历史契机,一方面巩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长期信心,另一方面重点突破利益藩篱,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从根本上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阅读:程实 政治局会议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