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从杭州法院区块链判案来理解区块链

  这是个巨大进步,可以在全国法院系统全面推广。以我个人对区块链的了解,它主要发挥了区块链三大功能中的背书、见证、信用在证据中的作用。这个非常关键。

  在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以及全员信用背书中,对于信用见证与背书最难理解,而它作用最大最实际。如何理解区块链技术的信用背书作用或者共同见证而不可篡改功能非常重要。

  杭州法院首次用区块链判案的看点在于:起诉人可以通过线上申诉入口,在线提交合同、维权过程、服务流程明细等电子证据,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CA/RA机构、法院、蚂蚁金服等链上节点来共同见证、共同背书,为起诉人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意味着,以后老百姓的维权的成本会大大降低,比如即便手头的证据实物丢失,如果链上其他节点有记录,仍然能被法院采信。

  这里有必要简单通俗易懂介绍一下信用见证、信用背书的启蒙与原理,帮助大家理解一下区块链的功能。有一个区块链技术创意的启蒙事件能够给大家的理解带来启发。据说,中本聪就是受到《纽约时报》的启发。也就是说,中本聪是从《纽约时报》得来的灵感。到底怎么回事?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密码学技术、并通过用户网络维持运行的数据库。每当有新信息进入数据库,就会被存放在一个“区块”中,这种区块即可被视为储存数据的容器。新形成的区块会与原有区块相连结,形成一个近似链状结构。这也是“区块链”一词的由来。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区块都拥有专属ID,称为“散列”(音译:哈希)。运行前一个区块散列方能产生新的区块散列,并通过加密算法将数据储存在区块中。这些区块之间因而存在着一种因果联系,任一区块中的数据遭到篡改,都会对其他区块的散列产生连带影响。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制保障了区块链中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链技术最初设想很简单:他们用来永久留存数字文件的创建时间、最后修改时间,便于解决知识产权归属等纠纷。他们认为,数字文件时间戳技术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数据本身需要携带时间戳,旁人无法对数据做出微小的、不使人察觉的改变。

  第二,时间戳本身无法更改。

  一个办法是存储在金融机构开设的保险箱服务中,但是交易双方容易失去隐私,而且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导致的窃取破坏无法解决。怎么办?

  《纽约时报》的一个项目模式使得中本聪受到了大启发。区块链技术信任核心在于时间戳。如何才能确保Surety时间戳系统中的永久记录是值得信任的呢?

  密码学专家Stuart Haber与Scott Stornetta 极富创造性地选择了《纽约时报》作为公开账本的替代品。Surety时间戳系统将每周内新产生的封条散列集中在一处,并计算出一个汇总过的散列值,刊载于“失物招领告示”板块下的一个小广告中。而这个“固定栏目”,自1995年后始终保持着每周一次的更新频率。

  想想看,《纽约时报》作为当时世界销量第一的报纸,日发行量可达57万份——倘若有人蓄意篡改历史时间戳,或是伪造数据记录,便意味着“发行一份印刷着假散列的假报纸,并使其阅读量超过《纽约时报》”,这真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2008年,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引用了八篇论文,其中有三篇均出自Haber和Stornetta。事实上,Haber与Stornetta在1991年的研究论文中所描述的,正是我们今天用以支持各类加密货币的“区块链”雏形。他们用以将设想付诸实践的Surety时间戳服务系统,亦早于比特币发明14年之久。

  从《纽约时报》这个例子或许能够哪怕是模糊的对区块链技术中的信用获取与佐证功能有一个大概理解吧!

  (本文根据小葱App翻译整理的原文标题:The World’s Oldest Blockchain Has Been Hiding in the New York Times Since 1995,来源:Motherboard,作者:Daniel Oberhaus,译者:刘湾的文章中解读而形成)。

关键词阅读:杭州 法院 区块链 案件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