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现行金融体系难以支撑新经济发展 急需改革

摘要
一份叫做《2018·径山报告》指出:现行金融体系已难以支撑经济发展。过去成功地支持了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今天迫切地需要转型。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方向是强化市场机制,并建立市场化的金融监管。金融资源的配置还不平衡,服务实体经济还不充分,尚未完全构建起能够匹配现代需求的金融体系。目前,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已是当务之急,急需补短板。

  一份叫做《2018·径山报告》指出:现行金融体系已难以支撑经济发展。过去成功地支持了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今天迫切地需要转型。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方向是强化市场机制,并建立市场化的金融监管。金融资源的配置还不平衡,服务实体经济还不充分,尚未完全构建起能够匹配现代需求的金融体系。目前,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已是当务之急,急需补短板。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挑战不是市场化走过头,而是市场化远远不够。他认为,金融体系的现代性应该体现在市场机制上,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二是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要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三是改善监管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对于市场化改革方向,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很必要,又很悲哀。改革开放40年了,竟然还在市场化改革方向上与要不要私营经济上争论不休。这绝不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好现象。

  粗略看完报道后感觉题目很唬人,但内容空洞无物,完全是利用传统思维谈论传统金融体制改革与监管。这些问题都是老生常谈,基本没有多少新意,不必再费口舌与电脑资源,关键在于改与不改或者是否想改。

  这个也不奇怪。因为目前在经济金融专家与官员队伍中,基本都是接受传统经济体系下的传统经济金融理论培养起来的。他们脑子里有计划经济思想残余,后来在国外或国内学习了一些西方经济金融理论。他们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学与西方经济金融学理论的混合物。

  在上述根深蒂固思想支配下,造就了今天的经济金融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在一段时间里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是效率低,制约发展与创新的成份大。

  进入本世纪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全球性变化。与互联网诞生、生物技术发展、通信技术变革等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扑面而来后,对传统以线下经济金融为主的模式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是冲击不那么明显。那些传统思想体系的专家学者以及官员尚能继续有市场,话语权尚有说服力。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个性化定制、传感技术、VR、AR、MR等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扑面而来,对线下经济金融的传统思维模式带来了巨大碰撞,直接挑战传统专家的理论基础,直接冲击传统官员的管理经济与金融的能力。

  无论你是国内著名大学培养的,还是美欧等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培养的经济博士,回中国后变成专家,有些当了高官。但是你们的线下经济金融理论思想基础已经彻底过气落伍了。而这样一批传统思维人士,目前占据着中国经济金融专家团队的主流地位,占据着中国经济金融管理的要害部门。

  正因为如此,面对新经济新金融新科技,在管理上要么束手无策,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么一管就死。目前对新经济业态的管理,特别是对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管理就是这个严重问题。

  问题出在用传统的线下经济金融思维来管理线上经济金融模式;用传统经济金融政策,来管理新经济新金融新科技。

  最可怕的是想法设法,找出各种理由来阐述利用传统思维与制度来管理新经济新金融新科技模式的正确性。

  仅就传统金融与新金融来说,除了金融本质的信用一样以外,金融现实的形式、操作,信用获取的方式方法,金融交易的平台场所效率,金融风险防范的手段,都已经完全不一样或者说不是一个东西了。

  你怎么能拿传统管理监管金融那一套来监管新金融呢?

  因此,现行金融体系包括金融监管体系,已经很难适应新金融新科技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快改革步伐,制定出适应线上新金融发展的金融体系包括监管制度等。这才是现有金融体系难以适应和支撑经济发展的重点与要害部位。而不是继续在传统金融体系里打转转。

  因此,急需吸收一批新金融新科技的理论与人才进入到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进入到经济金融管理决策层里。

关键词阅读:金融体系 新经济 改革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