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见血 行业巨头应直面社会治理难题

  [摘要] 当网络平台打破行业边界、形成资源整合,如何规范其突破行为边界、法律底线的行为?当互联网催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资本思维是否就可以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时隔仅110天后再次发生恶性事件,滴滴顺风车遭遇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

  8月25日,温州乐清警方宣布速破一起强奸杀人案,滴滴顺风车司机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命案当前,滴滴的平台责任究竟应如何厘定?滴滴到底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相比3个月前发生的空姐遇害恶性事件,这一次,滴滴的道歉声明来得要早一些:8月25日,滴滴出行发布《对于乐清顺风车乘客遇害的道歉和声明》,坦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8月26日又公布《关于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宣布再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同时免去顺风车总经理职务。

  道歉声明中,所谓“在顺风车整改期间”的措辞,再一次提醒大家,仅仅三个月前,空姐遇害案之后,滴滴曾经发布了一份整改方案,其中包括用户可自主选择一键拨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时安全客服等号码——效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而在“自查进展”中,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顺风车上线的三年多时间里,有幸服务了十多亿次出行。” 这组数据佐证了“顺风车在去年一年给滴滴带来8亿元利润”的说法,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滴滴为何始终不愿放弃顺风车。

  作为一个撮合乘客和司机的信息平台,滴滴的算法没有价值观,它遵循的是路径最优原则,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乘客、司机的匹配,这一做法原本无可厚非,但它轻视司机和乘客的用户画像在出行过程中的作用,最终导致此次恶性事件的发生。滴滴方面承认,在该车主作案的前一天,有另一名顺风车乘客投诉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但滴滴并没有重视这一次投诉,错过了风险前置的黄金时机。

  顶着共享经济光环一路攻城略地的滴滴,已经离初衷越来越远。

  同样是出行巨头,美国的Uber也在近年因多宗恶性事件而背负丑闻压力——据CNN报道,过去四年里至少有103名Uber司机涉嫌性侵乘客,而且这只是美国20个主要城市的警察报告、联邦法庭记录和地方法院数据库的统计,实际数量可能更多。

  最初,Uber并不愿意直面这些安全隐患,但美国乘客用脚投票,转而支持Uber的竞争对手Lyft,后者在Uber备受丑闻困扰之际迅速壮大,市场份额从15%增长至35%。在公众压力下,Uber推出一系列改革计划,包括每年重新进行驾驶员背景调查,同时还提供专用的“安全中心”,让乘客在乘车期间分享行程细节给指定的联系人,亦允许用户从应用程序内部直接拨打911。

  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这首先是滴滴必须面对的问题,却也不仅仅是滴滴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天,新经济如何才能成为好经济?当网络平台打破行业边界、形成资源整合,如何规范其突破行为边界、法律底线的行为?当互联网催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资本思维是否就可以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对滴滴来说,作为行业巨头,不能只有资本思维,更要承担与体量相配的社会责任。

  市场份额扩大后,责任和管理必须同步。再大的企业也是消费者用脚投票投出来的,失去了对生命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敬畏,网络平台的用户规模再庞大、商业模式再讨巧、算法分配再新颖,终将行之不远。8月26日下午,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在对滴滴的约谈中指出,两起侵害乘客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暴露出滴滴出行平台存在的重大经营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并立即要求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强化信用信息登记、做好与警方联动的备案管理以约束司机行为、开拓平台用户紧急情况报警通道、完善配合公安机关证据调取机制等,都是滴滴刻不容缓必须作出的改进。

  对监管部门来说,厘清互联网平台的定位至为重要。

  投资者追捧滴滴的重要原因,是其掌控着中国日均超过2500万订单的运力而不拥有任何一辆汽车,正是这样模糊的定位,让滴滴有监管漏洞可乘。早前欧盟最高法院欧洲法院裁定,Uber实质上是一家出租车服务公司,各成员国可以将其视作为出租车公司进行监管。恶性事件接连发生后,滴滴或许不应该再单纯被视作是互联网公司,而是应按照出租车公司进行监管,以更严格的要求规范网约车平台。

  新兴技术衍生出的新模式、新业态,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更广泛的挑战。如何重建责任框架、建立健全新的社会风险消解机制?这是互联网经济给全世界社会治理提出的一道思考题,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已经太沉重了。

关键词阅读:徐亚华 Uber 社会风险 巨头 司机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