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铭:公募基金须做好防“地雷”工作

摘要
公募基金踩“雷”,最终的结局是多输。不仅基金公司的声誉受损,相关基金的净值下滑,也会影响到持有人的利益。而且,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频现踩“雷”,投资者也会对这家基金公司敬而远之,基金公司的利益同样会受到波及。

  “史上最穷”上市公司,近年来丑闻层出不穷:大股东占用十几亿资金多年不还;公司帐目一度只剩下一百多元钱,网站因欠费停止运营;实控人父子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谴责;拖欠员工工资,高管团队却集体涨薪;因涉嫌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该公司被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这家上市公司便是*ST华泽。丑闻緾身的*ST华泽,其估值也遭遇工银瑞信、景顺长城等基金公司下调为0.00元的尴尬,这也是A股历史上首只估值被归零的个股。

  因上市公司出现重大利空或股价持续大幅下跌,公募基金将持仓股票估值进行调整本是件寻常事,类似的案例在A股市场上并不少见。但是,像工银瑞信、景顺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将*ST华泽估值调整为0的,却是非常罕见的。

  事实上,*ST华泽估值归零,主要由于其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上市公司几近被大股东与实控人掏空,其2013年报、2014年报以及2015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的违规行为,且2015年至2017年连续巨额亏损,再加上*ST华泽被暂停上市,因此,两家基金将其估值归零,或是认为该公司最终将会被退市,并且日后也没有任何的清算价值。另一方面,*ST华泽停牌前报收于3.31元,基金公司将其估值归零,或亦有防止投资者通过基金进行套利,以维持基金的正常运作等方面的考量。不过,如果估值定得过低,*ST华泽股价最终没有归零,同样存在套利风险。此前,乐视网就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形。

  工银瑞信、景顺长城等基金将*ST华泽估值归零,背后是其旗下基金踩“雷”后的无奈之举。资料显示,截止今年一季度末,持有*ST华泽股票的公募基金多达18只,二季度末,持有该股的基金仍然高达15只。而今年3月21日该股复牌以来,*ST华泽连续26个交易日跌停,其股价也从12.5元跌至3.31元。可以说,踩中*ST华泽“地雷”的公募基金不在少数。

  公募基金踩“雷”,在当前的A股市场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显然并非正常的“常态”。公募基金频频踩中上市公司的“地雷”,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基金投资行业越来越细化的原因。如今的公募基金投资,越来越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特征,比如有专门投资指数的基金,有专门投资银行上市公司的基金,也有专门投资医药行业的基金。而细化的结果,是每个行业的上市公司都有相关的基金进行配置,一旦发生股市“黑天鹅”,公募基金踩“雷”就变得不可避免。

  再比如,公募基金踩“雷”,还有上市公司重组失败方面的原因。此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失败后,出于对今后再次启动重组的预期,复牌后其股价往往会继续上涨。但现今这一“老黄历”已经失灵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失败后,等待股价的往往是持续大幅下跌。此外,像中兴通讯遭遇美国禁令等不可预测的事件,都会让公募基金踩“雷”。

  公募基金踩“雷”,最终的结局是多输。不仅基金公司的声誉受损,相关基金的净值下滑,也会影响到持有人的利益。而且,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频现踩“雷”,投资者也会对这家基金公司敬而远之,基金公司的利益同样会受到波及。

  因此,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如何防止踩“雷”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公募基金应潜心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做到“三不碰”,即对于垃圾股、受到市场质疑的股票,以及走势怪异的个股坚决不碰,并奉行价值投资理念。其次,公募基金投资前须进行全面、详细的调研工作。调研工作做到位,就能了解到上市公司的许多重要信息,而某些重要信息,将能左右基金是否出手投资,或因之能避免踩“雷”悲剧的发生。其三,公募基金不可为了业绩与排名,为了个人的利益盲目进行投资。每年年底,某些基金为了业绩与排名,往往会盲目大举增持或拉抬某些个股,但如此投资,隐藏着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就包含踩“雷”的风险。

关键词阅读:公募基金 “地雷”工作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